本报13日刊登了《骑车人,还是走非机动车道吧》以后,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不少市民向记者讲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关非机动车道的烦恼。其中反映最多的当属城区部分道路的非机动车遭机动车挤占,导致“机非”混合的现状。
交警部门提醒市民,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非机动车辆尽可能地靠右行驶,避免“机非”混合而发生剐蹭和堵塞。
部分道路非机动车道被挤占殆尽
众所周知,每逢上下班的高峰期,市中区就会有一些路段变得拥堵不堪。这其中就有振兴路、吉品街等较为狭窄的路段。虽然狭窄限制了车流量的流畅通行,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机非”混合导致了通行效率低下。
16日下午,记者在市中区吉品街看到,除去非机动车道以外,道路上仅能供两辆汽车并排行驶,再加上此处车流量颇大,能保持道路通畅本身就很难得。然而除去中间的机动车道,两旁的非机动车道竟然停满了私家车,不仅如此,本是非机动车道的位置更是画满了停车位,没有停车位的地方也被商贩所占据,非机动车只能在路中间骑行。
“这里哪有非机动车道?全变成停车位了,现在停车难是个问题,所以为了方便大家购物,就在非机动车道的位置上面画满了停车位,弄得我们这些骑电动车、自行车的人无处可骑。”正巧骑车路过此处的丁女士说。
市中区振兴路上的情况与吉品街相似,而且车流量比吉品街更大。虽然振兴路禁止停车,但在一些没有监控和交警的路段,车主为了购物方便还是会选择在路边停靠车辆。如此一来对于拥挤的道路无异于雪上加霜。
除了城区狭窄路段以外,市中区内一些新修路段也同样没有设立非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主:我们该往哪骑
家住市中区文化路上的詹先生平时骑车很遵守交通规则,有非机动车道就在非机动车道行驶。然而每当他骑车经过振兴路和吉品街等路段时,也是觉得提心吊胆的。
“这些路你也见过,根本就没有非机动车的容身之地,难道机动车就应该享受专用道的便利,我们这些骑电动车、自行车的人,就没有这种权利吗?”詹先生表示,前段时间他在吉品街上与一辆机动车发生了剐蹭,私家车主当场就责怪他,是他乱骑才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然而事实却是努力靠右行驶的詹先生被停在前方的车辆挡住了视线,等他绕开车辆后才发现,有辆汽车正在加速超车,才发生的刮蹭。“他为什么要怪我们非机动车主,没有专用道的我们只能这么骑,我们也没有办法的。”詹先生说。
与詹先生有着同样想法的胡女士也表示,一条狭窄的街道,除去机动车道和停车位,就只剩下人行道了。“难不成非机动车要越界去人行道行驶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不去人行道的话,机动车道也不欢迎你,一辆电动车,竟然无立足之地。”胡女士说。
交警:尽量靠右缓慢行驶 可以申请增设非机动车道
市中区交警大队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近年来私家车辆的数量急剧上升,但目前为止仍然是非机动车的数量远胜于机动车,因此非机动车车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城区一些道路尚不完善,所以停车难一直是城市的痼疾,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增加停车位也是一种应急措施。”该工作人员表示,吉品街就是属于这样的一种情况,至于振兴路上有车辆靠边停车的问题,交警部门会加大巡逻力度,确保车辆的正常通行。同时,非机动车辆一定要按规定车道行驶,如果没有非机动车道,就尽量靠右行驶,速度不要太快,一旦发现路边有非机动车道,立刻转进非机动车道以确保“机非”分流。
针对一些道路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问题,是否可以增设非机动车道以方便非机动车的通行呢?对于这个问题,该工作人员说增设非机动车道必须是建设、规划和交警多个部门,根据路段车流量进行考量的。如果市民确实觉得哪些路段的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设置过窄,可以向这些部门提出申请,相关部门会实地勘察,对于确有需要的,有关方面也将作相应调整。
(记者 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