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蔚
春节将近,春晚自然也在紧张排练、造势之中。而有媒体报道称,反腐题材相声现身春晚彩排,并特别提示:讽刺尺度之大,堪称三十年来之最。
公众期待反腐题材登上春晚舞台,期待“堪称三十年来之最”的讽刺尺度,无非是想借助相声演员的一张利口,宣泄一下对贪腐和贪官的不满。生活不可能处处如意,腐败也绝非一天可以铲尽,但如果普天同庆的舞台上,贪官可以成为拉出来嘲讽的丑角,人民就能直接感受到邪不压正的“风向”,甚至可能在哈哈一笑之中,获得对腐败、对贪官的道德和心理优势。反之,若现实中腐败横行,舞台上却小心翼翼地不予触及,似乎贪官们反而有天大的隐私和面子需要呵护,人民难免对孰是孰非产生困惑和误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题材出现在春晚舞台,贪官成为除夕之夜的嘲讽对象,是弃恶扬善的正能量,是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最直接体现。
其实,30年来的春晚舞台上,并非没有出现过对腐败的嘲讽。当年侯耀文、黄宏表演的“打牌”,赵本山小品里的“扯淡”,都因为触及了公众最敏感的痛点而收获了会意的笑声。在侯耀文、黄宏两人的“牌局”中,即使两人手里的大把名片,事先就被小心剔除了所有官员,但诸如“女秘书管住董事长”之类的桥段背后,是怎样的现实政商生态,观众们自然会会心地自行脑补。而赵本山小品里“扯淡”的主角虽然不过一介秘书,但满桌佳肴等待的主人究竟是谁,观众也心知肚明。
春晚确实是一个特殊的舞台,什么可以出现,哪些不应该出现,都有比其他舞台更复杂也更敏感的因素。但无论如何,对腐败现象的抨击,对腐败官员的嘲讽,都不应该在禁忌之列。因为从根本上说,腐败既是人民之敌,也是党和政府之敌。腐败既侵害了人民的利益,更可能对党的肌体和生命造成巨大的伤害。面对腐败,党和人民必然产生同样的愤怒;嘲讽腐败和贪官,如芒在背、坐卧不安的只会是那些贪官,党和人民却会发出同样会心的笑声。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反腐成为常态,对腐败的讽刺也将成为不再敏感的常态,反腐相声出现在春晚舞台,也就会失去今天的“信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