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全,1939年出生于滕州市羊庄镇东塘村,当过兵。曾当选省劳动模范,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作者。这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喜欢做好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爱管“闲事”,近日他的事迹,在滕州的大街小巷里广为流传。
捐资助学捐赠史料
2010年,王文全得知家乡育红小学办学条件不好,他就动员自己的儿女为老家的教育做点贡献。儿女们也很听话,拿出了5000元帮助该校改善教学环境。不久,王文全又和四位老人一起买了2个大鼓,4个小鼓,12个腰鼓等,送到育红小学。平日里他也总是放心不下学校里的学生,有空就来到学校,鼓励家乡的孩子们珍惜美好时光、打好文化课基础,并给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
2013年7月,滕州市羊庄镇筹建滕县县委、滕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得知这一消息后,王文全十分欣喜,他说:“羊庄是革命老区,羊庄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我们应该让后人铭记。”当他了解到镇里缺少那个时期的历史资料时,他毫不犹豫地将珍藏28年的党建党史资料、地方史志和抗战书籍共236本无偿捐献出来。
解救被拐少女
2014年5月7日,一个来自四川的电话,叫醒了正在午休的王文全。“是爸爸吗?”那声音既熟悉又陌生,既遥远又仿佛就在身边。“我是您的女儿徐卫英啊,您和妈妈都还好吗?”几句问候把老人的思绪拉回到26年前。
1988年5月份的一天,时任水泉乡工商所长的王文全,解救了一名被拐卖到山亭区的四川少女徐卫英。他给女孩买足了食品和衣服,买好回家的车票,将其送到火车站。临别前,徐卫英给王文全夫妇连磕了三个响头,喊了一声爸妈,泣不成声……
回到四川的徐卫英不忘恩人王文全,两家书信交往好几年,直到王文全因工作调动从枣庄搬到滕州,两家才失去联系。20多年来,徐卫英想方设法联系王文全,均未成功。汶川地震期间,王文全发动亲友在网上寻找徐卫英,没有任何结果。最后,在公安机关和民政部门的帮助下,两家终于取得了联系。后来,徐卫英从四川赶到滕州,再次见到了她日思夜想的“山东爹娘”。王文全夫妇紧拥着“四川女儿”久久说不出话来……
拾金不昧
十几年前的一个夏天,王文全老人到滕州新星影院看电影,他在电影院里拣到一个包,里面有银行卡、存折和7万余元现金。他想:丢钱包的人一定很着急,顾不上看完电影,他在电影院门口租了一辆三轮车,按照钱包里的地址,找到了失主郭先生。郭先生拿出一打钞票表示感谢,王文全老人却说:“我要图钱,就不会来找你了!”
调解邻里纠纷
王文全现住在滕州市平行路社区,是小区有名的热心人和调解员。小区里不论谁家有困难,或者邻里间闹纠纷,他自己的活儿不干,也得去管管这“闲”事。他还经常拿起扫帚在小区里义务打扫。
王文全家的楼下,也成了小区人们聚会的乐园。大家坐在这里读书看报、谈天说地,王文全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记者 邵士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