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读枣庄城事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2月2日 星期
两岁半时母亲离家 如今父亲身患重病
11岁男孩撑起一个家

晓辉削白菜,准备给爸爸做饭 ▶
◀ 台儿庄区义工协会的义工来到晓辉家中,了解父子俩的生活情况

1月31日,融化的积雪使天气非常寒冷。台儿庄区义工协会的义工们带着牛奶和水果,来到了台儿庄区泥沟镇西兰城村,看望一对年龄相差65岁的父子。

在西兰城村最南边的一座破瓦房内,记者见到了这对父子。父亲陈贤宜老态龙钟,面容憔悴,靠在炉子旁边取暖,儿子陈晓辉坐在床沿上,大大的眼睛流露出渴望的眼神。房子中间堆了一堆白菜,这就是父子俩过冬的蔬菜了。

陈贤宜今年76岁,年轻时因为家里贫穷,再加上脸上长有麻子,所以一直没有讨到老婆,孤苦伶仃过了大半辈子。在他64岁时,娶了一位外地女子为妻,一年后儿子陈晓辉出生了。老来得子,后继有人,陈贤宜高兴极了,对以后的生活也有了盼头。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儿子两岁半的时候,因为妻子受不了家庭贫困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留下父子俩相依为命。如果不出现变故,倒也是平淡度日,相安无事。

2014年年底,元旦即将来临之际,陈贤宜突然发烧、咳嗽,在村卫生室输液治疗了20多天后不见好转,病情反而逐渐加重,胸部憋闷,双腿浮肿。到台儿庄区人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老年人得了这种病很难治愈,所以在医生的推荐下,陈贤宜于1月21日转到了枣庄市立医院住院治疗。

由于父子俩没有其他亲人,所以陈贤宜一个人在市中区住院,没人陪护,陈晓辉则回去上学,一个人在家自己做饭。6天后,陈贤宜的病情稍微有些好转,但靠着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拼凑的一万多元也花光了,没有办法,他只好出院,回家口服药物治疗。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晓辉虽然只有11岁,可是他却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家庭重担。每天给爸爸做好饭,端给爸爸吃完,自己再吃饭,然后去上学,放学回家后,还要忙着写作业、洗衣服、收拾家务。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每月200多元的低保金,陈晓辉穿的衣服都是邻居们退下来的旧衣服,每天吃的饭固定不变——面条、煎饼和白菜。当义工们把带来的香蕉剥开给陈晓辉吃时,他说:“我很长时间没有吃过香蕉了。”

陈贤宜身边放着双拐,双腿不能动,每走一步,都需要用手把腿向前搬一下。他声音微弱地说:“看来我的病也不指望能好了,我只是担心我的儿子。本来我想把他抚养成人,可是现在我不行了,以后他怎么办呀?我就是走了,也不安心啊。”

在陈贤宜家里,记者听到了义工与陈晓辉的对话,义工鼓励陈晓辉说:“晓辉,你要坚强,因为你是男子汉。”晓辉坚定地说:“嗯,我很坚强。”义工问:“你平时哭过吗?”晓辉回答说:“平时在大家面前我不哭,只有等晚上睡觉时,我会趴在被窝里哭。”

陈晓辉睡的床上没有铺褥子,只有一床好心人送来的丝棉被,在这寒冷的冬天,他就睡在凉席上。义工问陈晓辉的心愿是什么,有没有喜欢的玩具,晓辉说:“我什么玩具都不要,我只希望爸爸的病能尽快好起来。快过年了,我想给爸爸包顿水饺吃。”

(特约记者 张严新 文/图)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