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歌里唱得“最美不过夕阳红”一样,80岁的李传友老人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然活跃在柳琴戏舞台上。他天生一副热心肠,发挥余热不知疲倦。老人很平凡,但用乐观的心态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在涝坡村,有一位“传奇”人物——今年80岁的李传友,他是村里的“活宝”。虽年近八旬但多才多艺,唱歌、跳舞、打篮球、打牌等样样精通,最拿手的便是自己改编且男扮女相的柳琴戏表演《王婆骂鸡》,男扮女相的老末形象,深受群众喜爱,是一个开心的“耄耋老顽童”。
在光明广场,有一个“自乐班”常年活跃于此,那就是李传友组织创建的。每天早晨,李传友骑着满载桌椅的小三轮车来到广场,一路走来,跟每个人都热情地打招呼,1米8的个子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意,身材魁梧的老人看上去精神抖擞。据老人讲,不论冬夏他没事都来广场唱戏、跳舞、打篮球、打牌。“这里冬天能晒太阳,夏天又有树荫乘凉,是老年人娱乐的好地方。”李传友告诉记者,许多小牌桌、小凳子都是他自己带来的,为那些没带凳子的老人准备的。
吃完早餐,完成热身以后唱柳琴戏,他虽是个业余演员,但唱、念、做、打功夫不俗,一招一式表演到位,声情并茂,不断赢得群众的热烈掌声。“我自小喜欢唱戏,1959年曾在民兵联担任文艺民兵连长,后来在煤井干安全警长,一辈子没赶上好机会,晚年自己在心连心活动中心学习柳琴戏有三年了,自学会后经常在市区走南闯北的进行公益演出,结识了不少戏友,后来我研究改编了《王婆卖鸡》,并且自己量身裁剪了演出服,演出服都是我自己设计缝制的,化妆造型也是自己画。”老人津津乐道地自称自己马大哈,“儿孙的事都是儿孙自己操心的,我从来没问过,所以我是‘马大哈’,活得快乐,只要礼让三分,就没有什么烦心事。”
“虽然他们不是专业的演出队伍,但是他们的表演不比专业的差,我们这些人非常喜欢。”和李传友同村的村民骄傲地说,“老人们的演出吸引了许多市民的目光,他们对这些精彩的节目评价非常高。“以前,大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柳琴戏表演,如今在生活中也能一睹传统文化的风采,感觉非常亲切,非常好。”经常观看演出的市民说。
每逢村里有人结婚、正月十五闹元宵等等,老人都会带着自己的演唱团参加公益演出。据老人介绍,他们演出使用的器材都是自己筹集资金购买的,演出内容也是自编、自演、自唱的,非常具有亲和力。据了解,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老年艺术社团将在全市多个地方举行义务演出。“我们成立这个艺术团,目的就是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加入老年艺术社团不仅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充实了,也给别人带去了快乐。”李传友老人如是说。
(记者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