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距离鲜姜上市还有些时日,然而,市区不少农贸市场上已经有鲜姜在出售。鲜姜一上市,零售价格就突破了5元/斤,并迅速“破7”,创下近几年的新高。本轮生姜涨价的原因是什么?“姜你军”背后,惜售观望的姜农能否从涨价中获得高收益?生姜价格还会不会再次上涨?
价太高,市民、餐馆都不舍得买
18日早上7:30,站在市中区立新农贸市场北头,就能听见卖菜的叫卖声和买菜的讨价还价声。退休闲下来的曹女士,每天这个时候选完了菜就要往回走,因为是这里的常客,曹女士每经过一家店铺,摊主总会热情地和她打招呼:“该买姜了吧?便宜点给你,12块钱1斤。”“12块钱?这离我上次买姜才5天,怎么每斤又涨了2元?”曹女士随手挑了两块生姜,一上称,五块八,曹女士直摇头和店铺老板打趣道:“你这可赚翻了,这姜的价格比猪肉都高,俺都快吃不起了。”可抱怨归抱怨,曹女士还是随手又挑了一小块生姜放了进去,“俺这次多买一块,省得下次来买你再涨价。”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生姜俨然成为了菜篮子里的“新贵”,说起这生姜涨价,不少市民表示,眼看就要到中秋节了,只能在纠结中少买点备用。
与市民一样,生姜的“消费”大户——饭店,同样对生姜价格持续上涨产生了恐惧。“今年生姜价格就没下来过,尤其是从7月份开始生姜价格一个劲儿上涨,简直要涨疯了,好在生姜只是调味品,还能勉强接受。”人民路一家小型餐馆的老板狠狠心一下买了30多斤生姜,他表示,因为担心生姜价格在中秋节前还会涨,而菜品又不能及时跟进涨价,所以就准备提前“囤”点,反正生姜也不怕久放,“现在很多同行都很纠结,葱、姜、蒜被称为厨房三宝,而生姜价格的节节攀升让我们这些小餐馆的压力越来越大,无奈之下,有的同行只好吩咐大厨菜里能不放就不放,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就尽量少放。”
“我这都是自家种的黄姜,早点卖完早点回家,整个市场我是独一份,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低的了。”龙头农贸市场里,姜农老王指着每斤11元的生姜说,他种姜近十年了,还没卖过这么高的价。随后,记者走访了新华、龙头、朝阳及立新等多个农贸市场发现,生姜价格几乎达到同期最高,每个农贸市场上卖生姜的摊位不仅屈指可数,而且多数摊位前生姜的数量也不多,卖相好的生姜每斤在14元左右,多数生姜的价格在12元左右,最次的生姜价格也突破了10元大关。
生姜遭遇打滚涨,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天总共就这五六斤小黄姜,到现在只卖了斤把。再等等看,到下班时间,还会有一拨买菜潮,希望到时候能多卖出点。”在新华市场附近,姜农老魏吧嗒吧嗒地抽着卷烟,虽然菜摊的位置不错,其它的菜品都卖得不错,唯独这小黄姜就是不见下堆,眼瞅着这太阳就下山了,看着半袋的小黄姜,老魏心有不甘。老魏说,他家在徐庄,家里上三辈都种过姜,去年家里种下了一亩二分地的小黄姜,年产7000多斤,年根的时候绝大多数的生姜都被商贩收走了,“记得当时的收购价在4元每斤左右,卖相好的卖到五六块钱一斤,我们就很满足了,现在窖里的姜已经所剩无几,也就剩了百把斤,再卖卖今年的新姜又该下来了。”老魏说。眼看着这生姜的价格一涨再涨,老伴也坐不住了,直催着老魏把自家地窖里的生姜拿到市场上售卖,但谁知这价格虽好,却不见销量。
“一说到姜贵,不少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姜农赚大钱了,实际上真不是这样,很多农户都像我家一样,忙活了一年,赶到好年景,一亩地收个四千斤,卖个一万五六,再除去种姜、农药、化肥等成本,纯收入也就八九千块钱。”老魏说,他去年种植的姜是今年的两倍,因为“姜瘟”,今年减少了种植面积,不过,对老两口来说,即使这点儿大姜,要收获再入窖也要花费不少时间。“现在种姜风险大着呢,一旦染上姜瘟,哪怕就几棵染上,这成片的姜就白搭了。这个病传染快,传染率也高,撒药也没用,没个四五年这地里就不能再种姜了,种上也是死,2011年的姜瘟让我赔得底儿掉,姜瘟留下的后遗症到现在还在延续,村里大规模种植黄姜的姜农已经不多见了,零零散散的种植户也就剩下我和村子里十几个老人了。”老魏说。
除了姜农觉得不赚钱,不少菜贩也认为自己没有从姜价大幅上涨中“占到便宜”。“前几日市场还非常火爆,如今却显得有些冷清,市场与姜价一样,大起大落、忽高忽低,看
得人心惊肉跳的。2010年,受生姜价格走势大起大落的影响,为了多挣些钱,部分商贩把生姜囤起来,结果全砸在手上赔得血本无归,现在的姜价让人感觉很像回到了4年前。” 在鲁南蔬菜批发市场从事生姜批发生意的摊贩感叹道:“如果说钱都让我们赚了,还真是太委屈了。除去摊位费、管理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及人工费,最终真正能‘落在自己口袋’的也就几千块钱而已,只能算是个‘辛苦钱’,如果光指着这个发家,还真有点异想天开,生姜价格大幅上涨必将导致其销量大减,这样算下来我们的‘实惠’实在少得可怜。”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姜市看似火爆,但真正成交的数量却不多,尽管目前生姜的零售价格大涨,但起伏不定的价格,还是让不少姜贩子心里没底。
“青黄不接”成“怪圈”
老姜价格不菲,部分甚至冲破30.0元/公斤大关,而不少农贸市场的部分摊主已经将尖部发紫的新姜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售价10元/公斤的新姜在市场上颇受市民欢迎。“往年新姜刚从地里刨出来,零售价也就3块钱一斤,从去年开始新姜的价格也跟着涨了,不少姜农也看到今年的姜市行情较好,有的还没入窖就拿出来卖了,往年新姜因水分多、纤维少、辛辣味淡薄并不被市民所接受,而今年受老姜价格高的影响,新姜一上市销量就不错,但从目前来说,新姜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并不多。”凌晨3时许,鲁南蔬菜批发市场内人头攒动,市场内仅有的两家卖姜的商贩并没有多少姜卖,和其它菜品前热闹非凡的场景不同,生姜摊位前并没有多少人靠近,即便是这样,商贩们也不急着卖出,其中一家店家还和前来采购的消费者开起了玩笑,一圈下来倒是显得买家更为焦急了些。“这边前脚走,那边后脚就涨上来了,前半夜还9块钱一斤,后半夜就涨到10.5元一斤了。”某超市负责采购的刘女士表示。
生姜难卖,在商贩的眼中也不是好事。在新华市场老刘经营的蔬菜摊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对于生姜价格的持续上涨,他也有很多的感慨:“今非昔比了,现在的生姜是真贵,农贸市场的生姜还算便宜的每斤12元,部分超市生姜价格超过15元一斤,这样的价格都赶超猪肉的价格了,就是咱自己上街,也不舍得买啊。”记者在走访中获悉,在前来买菜市民的再三犹豫下,多数商贩摊位前的生姜还是被少量地销售了出去。“我经营菜摊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遇见生姜价格涨得这么厉害的,这个价格搁在往年还真没见过。我卖的都是小黄姜,这周一眼看生姜就要卖光了,准备到批发市场看看,谁知那天姜价一度卖到11块钱一斤,我也打消了进货的念头。一方面是担心进货成本过高,另一方面考虑到这么高的价格很少有市民愿意买。”
“在生姜市场,因价格起伏不定,往往在交易的半小时内就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情况,早进场半小时可能赔钱,而晚进场半小时就可能多挣2万元,业内人士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另外,刚刚上市的新姜与老姜还有个过渡期,价格走势很难预测。”当谈到生姜价格猛涨的原因时,收购商吕先生说,“生姜价格变动主要还是受供求关系影响,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一道坎,新姜上市还需要一段时间,老姜库存卖一点少一点,但随着库存生姜的销售进入尾声,‘青黄不接’的局面将进一步扩大,再加上去年生姜产量减少,市场供求紧张,价格上涨就成了定局。而且,生姜的价格已经抬了起来,姜农就会惜售,市场上交易的生姜会更少,生姜价格就进一步上涨,面对渐渐走高的生姜价格,越来越多的姜农开始观望起来,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
(记者 张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