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继春是一位五保老人,1949年3月生于台儿庄区泥沟镇柿树园村,2007年5月,他双腿患股骨头坏死卧床不起,7年间连家门都没出过一次。今天,他一手拄着拐,一手扶着椅子能走出家门了,脸色也红润了许多,这可喜的变化让弟媳徐庆荣露出了笑容。村民们都说,一个重病卧床不起的人能有今天,都是弟媳徐庆荣的功劳。
1962年8月出生的徐庆荣,1981年从峄城区底阁镇嫁到了泥沟镇柿树园村。丈夫弟兄两人,大伯哥贾继春一生没有成家,自己单独生活。徐庆荣的家离大伯哥贾继春的家只有百余米。
|
2007年5月的一天,徐庆荣一早来到贾继春的家,给大伯哥送来了亲手做的早饭。刚踏进大哥的院落,就听到了断断续续的哭声。她急忙跑进屋里一看,大哥正痛苦地躺在床上,不停地哭。她忙问:“大哥,你咋啦?是不是哪里疼?”贾继春哭着回答道:“我早上想起床,两个腿疼得起不来了……”贾继春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 徐庆荣赶忙把早饭放到大哥床前,跑回家去喊丈夫,夫妻俩租了一辆出租车拉着贾继春到市立医院求医。到医院后,经过拍片、验血等检查,专家确诊为双腿股骨头坏死。在市立医院住院治疗一个星期,徐庆荣跑前跑后,又是交钱又是拿药。
从市立医院回家后,贾继春虽还吃着药,可病情却没有好转。徐庆荣又带着贾继春来到了台儿庄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了两个星期。两次住院治疗,徐庆荣一家负担了大哥的医药费5000多元。
贾继春病了后,徐庆荣经常换着花样做饭,馒头、煎饼、烧饼给他换着吃,有时还会做水饺来改善改善。每天早上,徐庆荣都会先把烧好的汤和炒好的菜送去给贾继春吃,生怕他吃凉的对身体不好,有时还得给他喂饭。贾继春回到家后只能躺在床上,大小便也成了难题。可徐庆荣从没觉着难为情,7年来,贾继春大小便都是她拿着便盆去接,然后再用湿毛巾给他擦洗身子。躺在床上的贾继春,衣服都是徐庆荣给换洗。每次换完衣服,徐庆荣都会给他洗干净。贾继春个子大,身体重,每次换衣服对徐庆荣来说都是一次重体力劳动。
2009年冬的一天,徐庆荣的丈夫骑着电动车去建筑工地干活,路上被一辆送货车撞伤送到医院抢救,经检查他的两根肋骨和左肩骨被撞断了。丈夫遇车祸住院,大伯哥还卧床不起,这可难坏了徐庆荣。徐庆荣每天照顾完丈夫,还得回家伺候大伯哥,丈夫在医院住院的一个多月,她整整瘦了一圈。
丈夫出院后,不能打零工了,农活也干不了了。徐庆荣的儿子和儿媳又都在外地打工,还把两个年幼的孩子交给她看管,家里还有8亩多地靠她一个人耕种。但无论多忙,她都没让大哥饿着过一回。
从2007年到现在,贾继春一直都躺在床上,每天的药费就得在10元左右。但徐庆荣只要听说哪种药能治大哥的病,她就会跑去买,从未心疼过钱。市中区、峄城、台儿庄……周边的药店她几乎都跑遍了。有一次,她听说北京有一种药对治疗股骨头坏死有疗效,她便打电话找到在河北打工的侄儿,让他买完给邮寄到家里。冬天天冷,徐庆荣给大哥买来了电热毯,还给他买来了煤气炉取暖;夏天天热,她又买来了电风扇。可贾继春脾气古怪,有时候会比较暴躁,而且现在双耳已聋,只要不顺心,他就会对徐庆荣发脾气,可徐庆荣每次总是不放在心上,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着贾继春。她说:“俺娘家父母没了,丈夫这边也没有父母,都说长兄如父,俺就拿着大伯哥当俺亲哥待。”
徐庆荣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儿女们,每次农忙的时候,她抽不开身,都是儿媳和女儿在家替她送饭,在外打工的女儿每次回家也总会给她的大伯买些衣服和营养品,临走时还会再给徐庆荣些钱,让她买些鸡蛋和牛奶给大伯增加营养。
(记者 岳娜 通讯员 刘凤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