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记者走基层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4年5月21日 星期
等几天才等来一个活,一天要干上十几个小时 凑合完午饭才能歇一会儿
不怕脏不怕累 就怕没活干


城市的街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穿着毫不起眼,甚至满身泥垢。无冬历夏,他们都在路边趴活儿,所有的生计全靠一双手,好在干活时每天能有几十到百十来块钱的收入。他们说,有活儿的时候多脏多累都不怕,就怕没活儿的时候干靠着……

杨庭广:只要有活儿干,再累也不怕

早上8时,不少干零活的人都聚集到了胜利路老街两旁趴活儿,他们有的蹲着,有的坐在地上,有的睡在沿街铺面的玻璃橱窗外面,有的倚靠在自己的交通工具兼宣传工具旁,他们都是很早就来到这儿等着,等着雇主,等着活儿,等着一天的好运气。

“我早上7点多就来了,到现在这都9点了也没活。最近建筑装饰市场不景气,干个零散活更难,好几天都找不到活儿那是常有的事。你看,这一连好几天都没趴到活儿了,今天看样也等不到了。”一位蹲坐在路边的师傅说。“没活儿的时候你们都干什么?”记者问。他们说:“我们还能干啥?就坐在路边等呗,一天等不到,就等两天,两天等不到就等三天,反正得等到有活干。”专业铺地砖的杨庭广说,他正坐在电动三轮车上等活儿,旁边的工友们也在一旁聊着生活上的琐事。刚聊了几句,一见有人过来,他们便蜂拥而上,不一会儿却又败兴而回,继续刚才的话题。“在工地等活都不知道要等多长时间,没活儿的时候我都是从早上等到中午,再从中午等到晚上,中午就简单地吃些从家里带来的煎饼和小菜。”工友你一句我一句地说道。

一有路人靠近,他们便一拥而上,生怕错过每一个活儿。就这样不知等了多少天,杨庭广才等到了一个活儿。今年40岁的杨庭广从事建筑行业已近10个年头了,这10年来,只要是在工地干活,他每天都与磨刀、锤子、电锯、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和工具为伴。

工地上,杨庭广和几个工友将满载的水泥和沙子卸下车后,麻利地用铁锨按比例用水调和起来。这调和水泥和沙子的活儿看似简单,但为避免调活不匀会导致水泥灰不牢固,杨庭广只得反复用铁锨翻和。“这简单的体力活,没有一定的技术和练习也是不行的。”杨庭广说,铺地砖前的切割也是个考验耐心的技术活儿,量好尺寸后,大小不合适的地砖得用切割机切割成合适的尺寸才行。切割机打磨地砖时会产生泥灰粉尘,风一吹,到处都是,站在一旁的记者几次被粉尘呛到,但杨庭广却并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他说:“天一热,戴着口罩干活太麻烦,咱都是大老粗,哪顾得了那么多。”杨庭广把调和完的水泥灰均匀地铺在地上后,才将切割好的地砖放在上面,还在地砖背后涂上一层湿水泥以增加稳固性。

杨庭广的几个工友说:“我们接一个活儿不知道要等上多久,接不着活儿就没有收入,没收入吃啥喝啥?”说着,他们便开始各自拿着锤子敲敲打打,有的清理淤泥,有的搬运地砖。他们的脸上早已满是汗珠,衣服也湿得透透的。他们说,这都不算啥,他们平均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干的大多都是力气活,长期干体力活使得很多建筑工人的腰部、脊椎等都有损伤。并且由于流动性大,他们普遍没有什么保险,一旦出现人身安全事故只能自己负担。

这个工地上,有土建工、木工、泥瓦工等工种,每一项都看似简单,但没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还真是干不了。“他们这些建筑工真是很辛苦,一天从早干到晚,都是出力的活儿,一般人还真是干不了。”一位路过的市民说。

到了晚上7点多钟,杨庭广和工友们干完一天的活儿,还要赶紧把他们干活的家什收拾利索,才能回家吃饭休息。杨庭广家住峄城区,每天和住的离他家不远的几个工友一起骑电动三轮车拼车回家。干了一天的活儿,他们的体力都有些透支了,但一想到挣到了一天的钱,这几天的活儿都有了着落,他们又都有说有笑了起来。

韩修秘:宁愿累点,也不愿意闲着

今年63岁的韩修秘十分瘦弱,是一名铺水泥路面的土建工,他说:“俺当建筑工已经有大半辈子了,基本上都是铺水泥地。这铺水泥地也有讲究,得在水泥地里来回用铁耙调匀才行,由于脚长期没在水泥地里,所以一干活就得穿上靴子。”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在家享清福时,韩修秘摇头说道:“儿子已经成家了,不过两个孙子的零花钱还是得靠俺贴补。俺得趁现在还能动,挣点钱留给孙子。”老人的儿子一个人在外打工,儿媳妇和两个孙子都跟着他和老伴一起生活,俩孙子都还小,大孙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小孙子还没上学,整个家都靠老人一个人养活,光两个小孙子他一个月就要贴补1200多块钱。平日里,他一分钱也不舍得花,都是积攒下来拿回家。“再老了可就干不动啦。”韩修秘说,他一般是早上7点便从峄城区赶到市中区,晚上干完活再回家,但哪有固定的下班点呢?都是啥时候干完啥时候收工。

临近中午,工人们为了赶工,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直到下午1点半,他们才吃上午饭。他们各自找了个角落或蹲或坐,满足地吃着,吃过饭后也只能休息片刻。一吃完饭,韩修秘就把鞋子脱到一旁,躺在泥地里睡了起来。

大约过了一刻钟,他们又都起身继续刚才的活儿,韩修秘也拿起抹子蹲在稍稍晾干的水泥地上打磨起来。直到傍晚7点多钟,韩修秘和工友们才将大约有一百米长的路铺设完毕。韩修秘和工友们扑打一下身上的尘土后,一一将工具装上车,才回家歇息。“今天回家算早的了,有时候都干到晚上10点,第二天一早还得早起继续……这两天的运气还凑合,干完这个活又接了两个活,要不一闲下来就没钱挣了,俺们都是宁愿累点也不愿意闲着,闲着没钱挣,有活干还能挣两个。”韩修秘说。

付锐美:“女汉子”也能干建筑

从事体力劳动的建筑工多以男性为主,很少有女性从事这种重体力劳动,但今年47岁的付锐美就是这样一位“女汉子”。工地上,她穿着一身破旧的迷彩装、头顶迷彩帽,扛着一根长10米、重60斤的钢筋,自如地穿梭在工地上,丝毫不让“须眉”。扛完钢筋后,她又抄起电抹机打磨起刚铺设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来。

在工地上,付锐美很少歇息,只有在午饭时,她才会多歇一会儿。一个杯子里泡上几颗红枣,就是她在工地上最好的补充体力的营养品。每当劳累时,她便坐下喝上几口。记者与她交谈时,她一直笑眯眯地说着话,自始至终很少抬头,一直专注着手里的活儿。

付锐美说,她和丈夫为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只能到外面干活挣钱,丈夫在外地的工地上干,她为了照顾孩子,选择了在家附近的工地上干建筑工。“俺文化程度不高,只会干点粗活儿累活儿。”付锐美爽朗地说,“家里的大孩子上初中,二孩子还在上小学,两个孩子的花销和家里的生活费加在一起也不少。俺都是早起先给孩子做完饭再来工地,中午孩子们就自己在外面简单吃点,晚上我回去后再做饭给他们吃。孩子他爸在外地打工,很少回来,家里大事小事都得我一个人来。”

付锐美是个乐观的人,干起活来也不比男工差,无论是多重的体力活她都能干的来。工地上的活儿一结束,她就急匆匆地赶回家给孩子做饭。她家住在偏远的农村,家里只有两间破旧的水泥平房和一间锅屋。她回到家时,两个孩子正边写作业边等待着她的归来。付锐美一推门,孩子们就高兴地迎上去帮她拿东西、递衣服。她一刻也不停歇,放下东西就赶紧走进锅屋,准备做饭。

(记者 王萍 文/图)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