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声音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4年1月3日 星期

禁令越细,当官其实越容易


􀴁吴龙贵

刚刚过去的2013年,可谓公务员的“禁令之年”。2013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纪委等中央部门至少出台了14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规定,涵盖了他们工作生活的各方面。禁令频频之下,一些官员感叹“为官不易”。(《法治周末》1月1日)

“为官不易”,像极了前不久某官员的一句名言“当官是个高风险行业”,看似感慨万千大彻大悟,实际上不过是偷换了概念之后得出的伪命题。

所谓“为官不易”,具体的语境正如报道所言是指“不仅腐败将遭遇‘严打’,连过去被他们认为是微不足道的道德失范行为,也会对自身的仕途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后果”,这只能说明官员随随便便混日子比以前难度大了,贪污腐败的风险比以前大了,准确地说就是当一个“腐官”和“庸官”不容易,与“为官不易”没有什么本质的联系。

当官肯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官员作为公共管理者,掌握着公共资源的分配,决定着一个公共领域甚至一座城市的大小决策,当然要比普通人更加辛苦和操劳,也要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公共素养,另一方面,官员作为公众人物,手握一定的权力,面临着许多的诱惑,因此公众对官员有着更高的道德要求。如果当官容易,岂不是人人都可当官,那么凭什么官员拿着丰厚的薪水、享受着良好的福利,又何须还要制定层层考核选拔的体制,何须还要设置重重的监督?

纵观2013年以来出台的各项禁令,虽然堪称密集,但谈不上过于严苛,诸如“规范三公消费”“禁止公款送礼”等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为官底线。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官员还要矫情地喊出“为官不易”,只能说明,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当官都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以至很多官员错误地认为,只要坐在官位上就是当官,而不明白为官还有品质上的要求。

作风禁令越细,为官员编织的制度笼子越严密,当官其实越容易,风险也最小。当官最大的难度或者说风险,就是如何运用好手中的权力。在制度密不透风的情况下,官员才能做到言有规,行有矩,事事有参照,处处有警示。相反,如果制度缺席或者得不到有效执行,官员就会失去方向感和分寸感,出事的概率就会变大。

具体而言,对许多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来说,为官的难处和焦虑就是,当下在权力监督领域有着太多的潜规则和灰色地带,导致官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同一件事情或者同一种行为,往往可以有多种选择,无论是随波逐流还是凭良心办事可能都有风险。譬如上级来视察工作,究竟要不要高规格接待?所有人都在给上级送礼,你送不送?这个时候,把问题交给制度,其实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为官的难或易,永远是一个相对而言的问题,关键要看我们的官员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官,以及他们所身处的现实环境。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