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金亮 赵宁 摄影报道
近日,有滕州市民向记者反映,有很多人在小清河撒网捕鱼,这种滥捕滥捞行为让他很是担忧。
11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滕州市清河路与善国路交界处的清河桥,看到一群人正围着一个人和两个盆驻足观望,时不时地还发出惊叹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人正在用网捕鱼,盆里装着满满的不足五厘米长的小鱼苗,有些已经翻起了白肚皮,有的被扯掉了鱼鳞在狭小的空间里奋力挣扎。这时捕鱼者又一次撒下了他那网孔直径不足5毫米的渔网。
“绝户网”危害大
“绝户网”,顾名思义就是指网眼极小的渔网,我国渔业部门规定,渔网直径必须超过39毫米,以免鱼苗被捉。而用“绝户网”捕鱼这种毁灭性的捕鱼方式,很容易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
鱼苗被无限制地捕捞,不仅影响着生物的多样性,还对鱼类资源本身和河流生态系统带来很严重破坏。近几年,小清河整治后,河里的鱼慢慢地多了,吸引了不少鸟类过来觅食,大家都不希望鸟儿由于找不到食物再次离开。
如此下去必将清河无鱼
捕鱼者王先生高兴地说:“下午两个小时,捕了4斤多的鱼苗了,收获还不错,这些鱼苗可以吃,也可以做饲料。从前钓鱼太慢了,还是这样快,就是鱼小了点,但起码每次都有收获啊。”当记者说假如一直这样下去,明年河里就没有鱼了时,王先生回答:“拿网捕鱼的又不只我自己,这些鱼就算是我不捕,别人也会捕。”
这位王先生是带着两个网来捕鱼的,渔网中放了不少鸡肠子做诱饵吸引鱼觅食,每隔10分钟左右就提网。捕捞上来的鱼最大的也就是和小拇指差不多长,这种小鱼明年春天开始生长,但是现在它们已经没有机会了。
据了解,全国在五年内灭绝了十余种鱼类,鱼类总量今年也比去年少了近一半,看上去似乎很不可思议,但是这是血淋淋的现实。市民赵先生感慨地说:“15年前,政府开始大力治理这条河,使‘小黑河’变成了‘小清河’,2012年以来,政府又本着维护生态平衡的想法,一直向河中投放鱼苗,看着鱼类渐渐多了,吸引着前来觅食的鸟儿也多了,我们心里很高兴。可是现在居然有人这样做,假如如此放任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必将造成‘清河无鱼’的现象。”
让“绝户网”绝户
“绝户网”的制作非常简单,甚至一条旧蚊帐都可以做成简易的“绝户网”。记者在几家渔具店里发现,不少店内都有“绝户网”出售,并且有的店将它挂在门口吸引顾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第三十六条规定,制造、销售禁用渔具的,没收非法制造、销售的渔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意识的淡薄是“绝户网”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主要原因。捕捞者与出售渔具者的思想中根本没有意识到,原来这样是犯法的。
希望相关部门在河道附近放置宣传栏,告之众人“绝户网”对生态系统造成的长久危害,并派专人不定时地对河流沿岸进行巡逻。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让“绝户网”彻底绝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