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记者 邵士营 实习生 孙雯)日前,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申遗项目已顺利通过世界遗产组织专家的现场评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于明年上半年公布申遗结果。如申遗成功,大运河将是继泰山、“三孔”、齐长城之后我省境内的第四个世界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流经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5市,全长643公里,自古以来就是通航条件最困难、维修保护工程技术最复杂、最巧妙的著名河段,也是申遗工作中环境治理最艰难、工程量最浩大的河段。经过5年的努力,大运河山东段入选的8段河段、15处遗产点以及沿线5市的相关项目,基本涵盖了各类水工设施遗存,初步再现了传统运河工程的技术发明创造性和技术体系的典范性。
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务院部署的国家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涉及中国8省(市)、35个地级市。经过联合国专家现场考察评估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于明年上半年公布申遗结果。从元代至清中期五百多年间,大运河是沟通我国北方政治中心和南方经济中心的交通动脉。因河兴商,因河兴市,运河的畅通使德州、聊城、泰安、济宁、枣庄等地达到了文化空前发达、市场繁荣的鼎盛时期,从而留给后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