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声音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

一道公考模拟题折射的“官本位”思想


􀴁王义文

你比领导先当处长该如何安慰他?日前,为迎接即将举行的公务员考试面试,重庆大学研究生院举行了一场公考面试模拟大赛,6名大学生提前过了面试瘾。其中一道考题是:你的领导是单位副处长,对你照顾有加。但在一次选拔处长会议上,你比他多一票而当选处长,他为此一直闷闷不乐甚至影响到了工作,你该怎么办?(《重庆晨报》11月17日)

很显然,这道题目属于公考面试中的人际交往类问题,考察考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合作性及沟通交流的有效性等。毋庸置疑,公务员职业特点决定其跟领导、同事、下级、亲友、服务对象乃至普通群众等不同人群打交道,正确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既是考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更是公务员顺利开展公共管理、服务社会公众的基本要求。

“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我心中的老领导。毕竟我的阅历还不及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向您多学习,也希望您像以前一样把我当做您的徒弟。”考生跟“老领导”的沟通交流被评委老师给予肯定,认为“入情入境”。然而,透过这一面试设问,也折射出公务员职业实践中“论资排辈”制度的固化沿袭,公职人员处理人际关系时面对的诸多“两难”境地。

年轻公务员确应有维护大局、尊重领导、保持谦虚等思想觉悟和实际表现,但如若被世故、圆滑、刁钻的所谓“官场厚黑”侵袭浸染,不专心研究业务事、专门钻营琢磨人,阿谀奉迎、溜须拍马,又怎么有充分的精力和能力履行公职为民服务?至于个别干部不能正确面对“进退留转”,不仅是个人胸怀和品格的局限,归根结底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作祟,是官僚主义在上下级关系方面的突出表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批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不断脱颖而出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许多功勋卓著的老一辈革命者、建设者和改革者都以功成身退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博大胸襟为党员干部树立起学习的楷模。现实中,也有一些干部“进”则欢欣不已,“留”便安于现状,“转”就唉声叹气,一旦“退下”竟像泄了气的皮球,寝食难安、迅疾憔悴,关键就是私心太重、过于计较职权名利。“党和人民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破解“官本位”思想, 对工作保持进取心、对升迁退留保持平常心;不论职务如何变动,思想觉悟和精神追求不能退,要适时调整好心态和角色,防止心理失衡。

破除“官本位”思想根源及影响,必须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等。相信《决定》描绘和展望的“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的美好图景必将得以生动展现。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