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读枣庄目击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

“卖炭翁”的幸福

为了及时送到,如果赶上饭时,夫妻俩只好在途中吃一点。
闲暇时,老王拾掇起二胡,毛笔等老家什来愉悦一下心情,妻子是他的忠实“粉丝”。
顾客一个电话,老王就将煤球送上门。他说,干一天得诚信一天。
无论装煤球还是送煤球,妻子都是他最好的帮手。
过去是脚蹬三轮车,现如今换成了机动三轮车,省时又省力。
一天下来,老王累得腰酸背痛,妻子用女儿买得按摩器按一会儿,就好多了。

“别看他是一个卖煤球的,人家可培养了3个大学生!……”。每当王锋拉着煤球走在城区的小巷时,许多熟悉他的人就在身后“指指点点”,而且语气中带着赞赏与羡慕,久而久之,王锋就有了一个美称——骄傲的“卖炭翁”。

提起骄傲二字,王锋感慨地讲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他说这几十年只干了两件事 ,一是把4个兄弟带出大山,并且都成了家。二是把3个儿女都送进了高等学府,走上了工作岗位。

35年前的一天,邻家的大姐出嫁了,在家乡山亭区徐庄镇南台村任教的王锋,却听到母亲一声声的哀叹,因为这个村子穷,每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姑娘朝外村嫁,三五年嫁不来一个姑娘,在这个被人称为光棍村的小村子里,他们兄弟5人,母亲怎能不心焦。

时年22岁的王锋了解到母亲的心事,他的心事更重了,作为兄弟中的老大,自己的未来在哪里?4个弟弟的将来又怎样呢?如何为已花白了头发的母亲分忧?几个彻夜未眠后,王锋决定冲出大山寻找出路。

工作辞掉了,户口被销了,责任田也被收了,王锋只好揣着户口簿只身来到枣庄城里打工,他干过农机厂工人、当过烧炭工、做过矿工,并先后把4个弟弟都带了出来,有的打工,有的做生意。25岁时他落户市中区官地村成了家生了娃。

王锋对孩子从小就严格要求,教育孩子不比吃穿只比学习,他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博采众长教育孩子。就在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复旦大学时,他所在的企业破产了,为了供孩子读书,他和妻子卖起了煤球。

开始,王锋不好意思吆喝,但他凭着良好的信誉和吃苦的精神,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客户的信赖。客户多了,有时一天要送8趟煤球,8趟就是8000斤,8000斤就是6400块煤球。路上,饿了肯口馒头,渴了喝口白开水。每天早出晚归,不管多晚他都风雨无阻地接送上学的女儿,晚上再检查孩子的作业,直到女儿上了高中。

一次,送煤球回家的路上,王锋为了躲避别人,摔成了粉碎性骨折,右脚断裂飞出好远,他忍痛爬过去将右脚捡起用褂子包好,然后被巡警送到了医院,他的那只脚才保住。

今年57岁的王锋说,他生活在底层,经历的白眼尴尬对他来说,都是教育培养孩子的动力和财富。现在,3个儿女都从名校毕业,而且都已参加工作,回想起几十年的努力,汗水没有白流。

孩子们都反对王锋老两口再卖煤球,可他想,老客户已有了感情,这路远的、楼高的客户就只好请他们原谅了。为了让孩子们安心工作,自己的腰也确实吃不消了,老两口打算一边当锻炼身体再干点儿,一边学养生把身体调养棒棒的。

(记者 孙慧英 文/图)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