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读枣庄目击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3年11月6日 星期

中越“母女”情缘

李阿姨手把手教会小娜索做出好几道菜。
吃饭时,小娜索总是让“妈妈”多吃菜。
有空小娜索就写字抄歌词给“妈妈”看。
李阿姨带着小娜索买水果,准备去北京做客“宝宝回家”栏目。
走到哪儿,“娘俩”都是手拉手形影不离。
小娜索把李阿姨的照片贴在胸口上,说回家时一定带着,并不许她换手机号码。

“孩子,你为什么跟着我?”看着眼前这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小女孩,李志彦牵着她的手,耐心地询问后,跟了自己好几站路的小姑娘终于开了口。从此刻开始,这位被多次拐卖后逃出来的越南小女孩便与李志彦结下了“母女”情缘。

农历五月初四,李志彦在去临沂大女儿家的公交车上,发现一名神情恍惚的小女孩不时地注视着自己。到了终点站,小女孩仍然磨蹭着不肯下车,看到眼前这个落魄的小姑娘,李志彦不禁担心地询问起来,女孩却总是不说话,眼睛里充满了茫然,经过再三的盘问,小女孩支支吾吾地说要去火车站。

到了火车站,李志彦提醒小姑娘该下车了,但女孩说她不下。李志彦被人挤下车后,却不停地回想起那名小女孩怯弱的声音和落魄的神情。这个外地的小姑娘是迷了路还是离家出走呢?她的心顿时悬了起来,“还是回去看看吧”。她转身时却发现小女孩已胆怯地站在了她的身后。李志彦又细心地问了小女孩许多问题,想解开心中的疑问,小女孩却打断她说,“阿姨,我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我跟你走行吗?”

李志彦一愣说:“好,先到家里吃饭去。”她带着小女孩来到女儿家后,女儿劝她求助派出所。小女孩听到后以为不要她了,伤心地哭了起来。

到了派出所,女孩说自己叫林文,云南人,今年15岁,被人贩子卖到临沭一农家,后来自己逃了出来……民警了解完情况后对李志彦说,福利院大多是智障的孩子,环境对小姑娘的成长不好,建议她先领养着,3个月之后没人认领就去民政局办理收养手续。

李志彦同意了,带着“小文”来到了薛城区东托一村的家里。李志彦的爱人得知妻子带回了一个被拐儿童,坚决反对妻子收养这个孩子,这让他们夫妻俩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几天后,李志彦带着“小文”借住到了市中区一个朋友的家中。年近60的李志彦说:“孩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我再难也不能让她流落街头,再入虎口,再难也得帮她找到父母,找到家。”

开始相处的几天里,小文经常半夜吓醒,李志彦就天天搂着她睡。温暖的怀抱,贴心的关怀,让小女孩诉出了藏在心底不堪回首的人生经历,她竟是8岁时被拐卖到山东,辗转卖了十多家的越南小女孩。

她的家位于中越边境,和云南搭界,属于越南的拉祜族,她的越南名字叫波·娜索(音),家里有8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五。8岁时,她和大她两岁的姐姐跨过边境到云南姑姑家,姑父家的亲戚说带她去找在本县做生意的哥哥,然后她们就被四个人贩子卖到了山东。倔强的她几次因绝食而遭到毒打,之后又被一次次地转卖。她曾被卖到一户人家给傻儿子当童养媳,最后一次被转卖到了临沭,四川“女主人”每天让她起早贪黑地干活,为了一百元钱还把她的长发剪掉卖了。实在经不住虐待,一天她偷了“主人”300块钱,越墙而逃。

当小文把坐车剩下的钱塞到李志彦手里时,李志彦的心里却在流泪,多好的一个孩子呀,眉清目秀,恬静可人,要不是那该死的人贩子,孩子怎会有这样悲惨的命运。想到这里,李志彦下决心要让小文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之路。她把小文送到了当幼师的妹妹那里学拼音认汉字,还给小文买来一本《百家姓》和字典供她学习。现在的小文不仅叫李志彦“阿姨”,有时竟会随口喊成了“妈妈”。

李志彦还加快了帮孩子寻亲的脚步,她去公安局报了案,并拨打宝贝寻亲网等媒体的电话发布信息。她说如果最后还是找不到小文的家人,她就把小文当闺女养着,让她上学,直到长大成人。但她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小娜索一定能够找到家。 (记者 孙慧英 文/图)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