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记者 焦兴田 通讯员 刘世哲)向城乡低收入居民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扶持“菜篮子”生产和流通,缓解公用事业价格矛盾等,以上皆是价格调节基金起到的作用。随着11月1日《山东省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的正式施行,“价格调节基金”引起市民的关注,我市价格调节基金是什么情况呢?
市物价局一位负责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介绍,实际上,我市价格调节基金,2007年10月1日,市政府令第118号《枣庄市价格调节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出台,已经走过了6年多的时间,全市已累计筹集价格调节基金8.52亿元,投入使用的基金达4.6亿元。
据了解,价格调节基金筹集方式有两种,财政拨付及社会筹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将安排价格调节基金,同时可向本行政区域内的资源性、垄断性行业企业以及有关生产经营主体筹集价格调节基金。我市首批开征的“价格调节基金”的行业包括:煤炭、水泥(熟料)、石膏、铁矿石、房地产、价格制定与调整6个种类。
投入使用的价格调节基金,都用在了什么地方?据介绍,6年来,我市价格调节基金本着“取之于社会,用之于民”的原则,在调控经济发展、稳定民生价格上发挥了重要作用。4.6亿元价格调节基金主要用于的领域是:城乡低保保障金、城市供暖企业亏损补贴、城市低保困难户取暖补贴、热网工程建设配套建设补助、物业公司供暖补贴、食用油、粮食挂账财政补贴、粮食储备库建设补助资金、储备粮、油利息补贴、优质小麦良种补贴、天然气置换补贴、公交公司补贴以及高校家庭困难学生伙食补贴、困难企业职工春节救助、区(市)蔬菜标准园建设等。
“2011—2012年,当我市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4次出现连续3个月超过5%、符合启动物价联动机制的标准时,物价部门对全市约21.76万符合发放补贴标准的困难群体,共发放一次性补贴3196.99万元,充分发挥了价格调节基金稳物价、保民生的作用。”物价局一位负责人说。
据悉,今年1-9月份,市物价等部门动用价格调节基金4675万元,用于市属企业改制前离退休人员取暖补贴、蔬菜标准园建设、热力公司供热管道建设及采暖补贴、公交公司补贴、公交客运线路改造、农副产品平价直销店建设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