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读枣庄好人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3年11月4日 星期
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韩国白血病人
孙晓红:我的“药引子”有大用场

医生为孙晓红抽取干细胞
救命血缓缓从孙晓红身体里流出
想到自己的干细胞马上就能派上用场,孙晓红感到很高兴

当素昧平生的韩国友人需要帮助时,她果断地挺身而出,为他人创造了一个再生的机会。她的爱心善举,生动地诠释了“尚善之地、大爱枣庄”的道德内涵。她叫孙晓红,是薛城区地税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年山东援外捐献第一人。

时刻准备奉献爱心

孙晓红,1992年参加工作,是薛城地税分局稽查局的一名稽查人员。目前是全省税务系统第1位、枣庄市涉外第2位,薛城区第1位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04年,当得知市红会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后,孙晓红立即报名,并签下了志愿书,光荣地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的一员。“只要成为志愿者,就能带给别人一份希望。”孙晓红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今年7月,经检索发现,孙晓红留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的分型资料与一名韩国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后经过高分检测和严格体检,她完全符合捐献条件。得知消息后,孙晓红毫不犹豫地决定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积极支持。孙晓红说:“自己损失不了什么,却能给别人带来生的希望。”

捐献时从容淡定

通过紧张的准备工作,终于进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程序。10月9日一早,孙晓红奔赴北京。在空军总医院接受了体检和注射动员剂。14日下午,进行了5个多小时的第一次采集,15日上午最后一次采集共进行了3个多小时。

采集完成后,韩国方面派来的医务人员携带造血干细胞返回,并于15日下午3点多钟,将孙晓红的造血干细胞输入韩国女白血病患者体内。

在捐献时,看到粗大的针头插进孙晓红的手臂时,单位同事兼陪护张兰芳大姐心疼地问她疼不疼,孙晓红面带微笑摇摇头,反而担心地对张大姐说,“不知道患者会不会排斥,但愿她接受移植时一切顺利。”整个捐献过程中,孙晓红表现得淡定、从容。谈及捐献,孙晓红轻松地说:“捐个能再生的干细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对我的身体影响不大,但是对于病人却不同,那是能救命的‘药引子’。当工作人员拿走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患者对生命的希望,我感到很欣慰、很幸福。”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孙晓红总是在处理完单位的事务后才匆匆忙忙赶到父亲身边,又匆匆赶回家照顾孩子。她热心公益,多次参加义务献血。汶川地震期间,她带头在单位捐款,随后又自发到区红十字会再次捐款。

命运多舛的人生

12年前,刚结婚不久的孙晓红遇上了人生第一个不幸,父亲因车祸重伤被送进了医院。医生无奈地告诉孙晓红和她的家人,病人伤情严重,治疗最好的结果就是植物人。看着昨天还有说有笑、身板硬朗的亲人,转眼间如此惨状,身怀六甲的孙晓红几度哭昏过去。谁也没想到,第二个不幸接踵而至,因为悲伤和担心等原因,肚子里的孩子发育不好,自生下来就没法像正常人一样直立,只能躺在床上,如今虽然已经12岁了,还是24小时躺在床上,要人全天候照顾。

6年后,孙晓红生下了健康漂亮的女儿,一家人心里才好受些。但此时,孙晓红和丈夫离了婚,儿子跟了丈夫,孙晓红一边带着女儿,一边照顾父亲,还要一边拼命地工作。但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在她和母亲的悉心照顾下,父亲的身体竟慢慢好了起来,不但没成植物人,而且康复得非常好,除了智力和常人不同,反应有些迟钝外,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然而,孙晓红平时在单位里给大家的印象却是阳光、开朗、敬业的。办公室王主任说:“孙晓红在单位里能吃苦,乐于奉献,对待同事直爽又热心。生活虽然如此波折,但是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当近日大家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后,好几个女同事都为她的坚强所感动。”

当孙晓红得知配型成功要去北京捐献时,她陷入了两难的窘境:这一走至少就是一个星期,正上学的6岁女儿谁来照顾?离异后的孙晓红和女儿相依为命,而住在60里外的母亲还要照顾老父亲。要是让母亲和父亲一起来家里吧,可她的住处只有20来平方住不下,贷款新购的房子还是毛坯房。孙晓红想来想去,为让母亲在她捐献期间照顾上学的孩子,解除捐献期间自己的后顾之忧,孙晓红谁也没告诉,一个人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没有耽误一天工作,早起晚睡装修新房,在临走前三天,她把父亲、母亲都接到新房,把家中大小事情都安排好,这才放心地按时赴京捐献。

妈妈是我的好榜样

据韩国骨髓库中国协调员崔友真说:"这是第40例从中华骨髓库捐赠到韩国的造血干细胞,之前已经有很多中国志愿者为韩国患者慷慨捐赠了造血干细胞,韩国患者能恢复健康,获得新生,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非常感谢这些善良的中国朋友。”

10月16日下午,孙晓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乘坐高铁凯旋而归。在孙晓红家中,有人问她刚上一年级的女儿:“你知道妈妈去北京干什么吗?”孩子童真的脸上洋溢着骄傲:“知道,妈妈是去献爱心了,我要向妈妈学习。”

孙晓红用柔弱的肩膀支撑着一个温暖的家!心怀大爱,奉献他人,坚定地履行社会责任。就像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一切美好只是昨日沉醉,淡淡感受才是今天滋味。想想明天又是日晒风吹,再苦再累,无惧无畏。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记者 邵士营 通讯员 王义广 刘媛 实习生 孙雯 文/图)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