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杨晓斐 摄影报道
80多岁的张大爷因为急于治好自己和老伴的眼病,而轻信了某权威报纸上的广告,电话订购了近750元的眼药,拿到药时却发现药品说明书与广告宣传不符。他和卖家联系退货,但卖家要求他先把药品寄回去,他怕对方不退钱,再次受骗,便拨打相关热线举报却没有结果。无奈,张大爷找到了本报记者,希望用自己的经历提醒广大市民不要上当受骗。
家住光明路某小区的张大爷最近遇到了件烦心事。据他讲,他和老伴的眼睛都不好,他是眼底病变,老伴则是玻璃体混浊,他们一直都希望眼病得到治愈。13日,他在一全国发行的某权威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广告,写着“定州百年老药,治眼奇效,独家粉剂特灵眼药,不动刀,不吃药,一蘸一抹,奇方奇效”。广告上宣传的这种“特灵眼药”神乎其神,能治疗好几种眼病,包括张大爷和老伴的眼病。广告声称:“只要有光感,眼病就有望治好”。
“这家报纸是我们小区所在的活动中心订阅的,我考虑到这家报纸名气很大,读的人多,还是比较权威的报纸,觉得上面应该不会有虚假广告。当时我就相信了,按上面留的电话打过去,那边说180元左右一小瓶,买三盒送一盒。我儿子和他们还讲了讲价,两边说好买四盒送两盒,通过快递订购,货到付款,一共将近750元。”19日,快递员送来了这六盒药,张大爷和儿子只是查看了药的数量和药名便签收了,并把钱交给了快递员。
张大爷把药拿回家,拆开包装后,发现眼药的说明书与报纸上的广告不相符,说明书上对应的症状仅为目赤肿痛、暴发火眼、眼赤烂、轻沙眼,并没有针对他的眼底病变和老伴的玻璃体混浊。张大爷的儿子用手机扫描了眼药的条形码,发现结果为不合格,并且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存在该药品的违法广告现象。邮件的快递单上没有写发货地址与发货人。不仅如此,儿子在网上查了此药的报价仅为二十多元一瓶,自己却是180元一瓶买的。张大爷越想越气,便让儿子打了当初订购的电话。张大爷的儿子告诉记者:“电话那边说了一堆解释的话,却让人一句都听不懂,不知道他们到底解释的什么,这药留着也不能用,我就想把药退了。那边开始说肯定能退,后来又说退是可以,但我们得先把货给他们寄过去之后,他们再给我们打钱,并且要扣掉一盒的钱。我告诉他们我会拨打投诉举报热线,他们表示无所谓,我可以随便打。扣掉一盒钱倒没什么,但怕把药寄过去后卖家不给退钱。”张大爷就没着急退货,而是尝试用各种举报的方法,与相关负责部门协商解决。
“我打了枣庄的12345市长热线,热线里说卖家在河南郑州,报纸出版社在北京,因此建议我打郑州和北京的投诉电话。我拨打郑州的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在工作时间打了两天十几个电话,一直都没人接。北京的报社广告部电话也一直没人接。我之后又打了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举报虚假广告的情况,那边接听了,并做了记录。那些电话虽然没人接,但也要扣电话费的。打了几天,打到手机欠费,事情也没有得到解决。”张大爷的儿子无奈地说,“我还是会想办法继续投诉举报的。我也想以我们家的这次经历提醒大家,在邮购商品的时候要深思熟虑,以免吃亏上当。”
“特灵眼药” 广告违规
■ 链接
记者在网络上查询该药品的资料时发现,多省市药监局曾发布违法药品广告公告,此款“特灵眼药”位列其中,在有些地方已经禁售。
药品广告违规行为主要表现在任意夸大适应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也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医疗机构或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