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20年1月2日 星期

要以更大的力度发展智能制造打造产业集群
—— 一论学习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市委书记李峰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在枣庄落地落实,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要以更大的力度发展智能制造,要以更大的力度打造产业集群。

要以更大的力度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正在重塑区域竞争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制造业强省,开展“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对转型中的枣庄而言,恰逢其时、机遇难得。我们提出“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抓经济必须抓工业,抓工业必须抓制造业,抓制造业必须抓智能制造,这是方向、是趋势。

要以更大的力度发展智能制造,规划引领要跟上。要立足各自主导产业,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项目为核心、企业为主体,敲开核桃、一业一策,一个产业、一名挂帅领导、一套工作专班,抓紧项目招引,抓实企业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政策支持要精准。要认真研究梳理国家和省里关于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支持政策,做好项目包装申报、对上争取的文章,让更多的“真金白银”落地枣庄;发展智能制造,考核引导要到位。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科学设计智能制造考核指标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双招双引专项考核,加强督导调度、节点考核,营造抓智能制造产业、上智能制造项目的浓厚氛围。

要以更大的力度打造产业集群,是我市经济提升的重要支撑。产业不成群,就难以产生规模效应、集聚效应,更谈不上竞争力。要盯住高端装备、高端化工、锂电、光纤、大数据、医养健康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放,纵向上瞄准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横向上突出补链、延链、强链,加快形成在全国叫得响的产业板块、产业集群、产业基地。要在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上下功夫。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博士院士流动站等创新平台,在关键工艺、关键技术、关键产品上开展技术攻关,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在打造全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当前,产业竞争正在由原来“点对点”的竞争演变为“链对链”的竞争。谁的链条短、层次低,谁就长不大、走不远。要围绕产业链培育的各个环节,不断延伸产品链、技术链、价值链,做到缺的补、短的延、弱的强;要在产业引导基金运作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做大基金规模,要进一步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要进一步拓宽基金运作方式,积极开展基金招商,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在引进培养人才上下功夫。要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认真落实人才新政18条,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共同体、重大工程项目的磁场效应,柔性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让更多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泰山学者汇聚枣庄、服务枣庄。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找准了方向、定下了目标,就要扑下身子抓落实,三步并作两步走,变路线图为施工图,变里程表为计时表,加快枣庄制造向枣庄智造转变,让产业集群助推枣庄经济的大发展。


  
2007-2011 © 鲁ICP备09020488号-1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355013 技术支持 :北大方正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