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滕州讯 近日,记者来到西岗镇香格里拉社区采访,看到一排排色彩明快的楼房,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分外醒目。“西岗镇采煤塌陷地区域综合治理项目改善了老百姓生活环境,目前,这个镇10个村庄的村民已经上房,6万名塌陷区群众迁入新居,腾出土地1500亩将用于乡镇发展。”滕州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煤炭局局长张志强如是说。
西岗镇采煤塌陷地区域综合治理项目是滕州市实施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亮点之一。去年以来,该市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工作制度,形成健全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全力打造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的“滕州模式”。2017年度,全市共投入资金1.86亿元,实施18处治理项目,完成治理面积2.1万亩,治理效益显著提升。
为推进治理采煤塌陷地项目的实施,该市本着“镇镇有工程、矿矿有工程”的原则,在施工方式上,各镇政府作为项目治理的实施主体,按照与镇确定的治理项目据实缴纳治理费用,与镇签订委托治理协议,委托镇政府组织项目实施。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大力筹措资金,先后投入300万元省区域战略推进专项资金实施了曹庄矿区采煤塌陷地九龙湾湿地改造升级项目,投入市级土地开发整理资金200万元实施了王晁矿区采煤塌陷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采煤沉陷区的扶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成功将西岗镇九龙湾湿地连片治理项目、级索镇湿地公园项目和西部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纳入到了国家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三个项目共获得2018年度中央预算内扶持资金9590万元。
另外,该市还积极探索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在西部矿区规划利用2万亩的采煤沉陷区积极争跑国家能源局光伏“领跑者”项目,目前已与上海两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协同推进项目申报工作;将泉上煤矿塌陷区七星湖湿地和曹庄煤矿塌陷区九龙湾湿地纳入到荆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范围,进一步丰富荆河上善公园景点内容,形成集生态、休闲、旅游、田园、观光、产业于一体的生态经济隆起带,带动乡村振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