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滕州市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改革创新,以抓重点、补短板、求突破、促提升、筑根基打出改革发展“组合拳”,助推全市教育事业提速升级。
抓重点,解决大班额项目进展顺利。把解决大班额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工作推进会议,集中力量解决土地、资金、拆迁等制约难题。今年18处项目,主体完工11处,正在规划设计、招投标7处,提前完成2017年度项目1处。累计完成3年规划投资的54%,新征学校用地760亩,项目建设进展综合排名位居枣庄市第一。
补短板,“全面改薄”工程成效显著。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市镇两级财政支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共计投资1.53亿元,完成校舍建设类项目44处,新建校舍6.7万平方米;完成配套设施改造类项目111处,新建改建运动场16万平方米;为46处中小学购置各类设施设备达2700万元。争取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资金290万元,完成了16处中小学标准足球场建设。
求突破,教育交流取得重要进展。滕州一中与南澳州学历认证委员会签署合作意向书,在教学、教材、教科研等多领域开展合作达成意向;与苏州国际外语学校合作举办的英语特长拓展班投入运行。滕州北京教育资源战略合作全面启动,市政府与北大青鸟文教集团、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将在高铁新区共同打造国际化、特色化、现代化学校。
筑根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加强城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完成了镇街教师工资市级统筹,招考新教师131人,把城乡发展共同体成员学校由原来的30处扩展到57处,参与支教交流的城乡教师达544人。采取按需施训、专家报告、异地学习等多种形式,培训干部教师9000余人次,评选表彰明星教师、教学能手、滕州名师和“三十佳”教师1105人, 1名教师、2名校长被确定为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
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高。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核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课堂教学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高。今年中考优秀率、合格率等指标在枣庄市遥遥领先,19处学校获枣庄市初中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奖数量为其他五区的总和;高考本科录取6062人,为近5年新高,录取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
(通讯员 胡杰 曹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