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国红
龙门观,古称白云庵,是鲁南地区名胜古迹之一,因坐落在龙门山下而得名,现位于山亭区凫城镇崔庄村北。据清康二十四年《峄县志》载:“龙门观在县北六十里沧浪渊西,以山为龙门故名。白云庵,俗传为唐供修炼之所……相传龙门观分前后两殿,有道人数十,庙宇数十间,庙地百余亩,山林一大片。山岭之间依崖傍水之处,分布着白云庵、清闲庵、青竹庵、牡丹庵等十八庙宇,香火甚盛。令人惋惜的是,民国年间,龙门观惨遭焚毁。1959年,在龙门观原址设龙门观林场后,人们在龙门观依山凿洞、拦溪成坝,将一条沿山谷而下的小溪进行截流,汇水成库,取名为龙门观水库。
雨季来临,龙门观附近百泉齐涌,积于库中,水深七八米,由于此处无工业项目,因而库水无污染,清澈见底,如翡似翠,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悬崖岩缝中渗透出的水珠,滴在淡绿色的树叶上,闪耀着晶莹的光泽,如飞岩滴翠玉,胜似九寨。每至盛夏,清流急湍,汇成飞流瀑布,如水帘洞,一泻数十米,发出清脆悦耳之声;秋日果香四溢,层林尽染,红彤彤的山楂、黄澄澄的柿子,挂满枝头,令人美不胜收; (下转A2版)
(上接A1版)冬日,水面冰封,雪花飞舞,欣赏崖壁下冰针垂帘,笑看玩童冰上起舞,享受冰天雪地的寂静。
根据明万历《兖州府志·山水志》记载:“水南流十里过龙门。龙门者,两峰俊俏如壁,高数十丈,水流其中。”到龙门观游览的朋友,往往不自觉地就会从内心深处萌生“山重水复疑无路,丛林深处景怡人”的感觉。驾车行驶在通往龙门观的羊肠小道上,时而减速慢行,时而风驰电掣,曲曲折折,就是看不到龙门观的真面目,当真正穿过一条狭窄而又崎岖的小道来到观顶,看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林不大而茂盛,地不广而开阔”的胜景,让人顿有荣辱皆忘、心旷神怡之感。
看美了,玩累了,可以到龙门观修建的以茅草屋或石屋为主的农家小院品尝农村传统饮食和美味。清澈宁静的湖水,古穆幽静的山峦,奔流湍急的溪流,林木葱茏,溪流欢唱,宁静古朴。置身此圣地会让游客叹服龙门观的美,感叹天地之造化,自比她和九寨沟类似的美景和风情,冠上了“鲁南九寨沟”的美誉。
近年来,山亭区邀请省市区专家对龙门观景区进行了规划设计,先后完成了龙门观水库除险加固及景区主干道“硬化、净化、美化、绿化”四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林、景观林、经济林和特色小杂粮、特色煎饼、民俗手工、薄皮核桃等“农家乐”系列产品,先后整合了6个旅游景点,开通旅游专线,景区沿途可观赏鲁南红叶谷、红山峪民俗、龙门观、沧浪渊、王家湾峄县抗日民主政权(旧址)、洪门葡萄生态村、龙床水库等风景区,逐步形成极具地方特色、地域差异的旅游资源群。2010年,龙门观林场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