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运永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邹美帅,挂职担任滕州市科技副市长以来,情系这方沃土,充分利用自己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牵线搭桥促合作,引进项目,促进高校和地方产学研合作,为滕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主动服务和融入
深入调研理思路
自2015年开始,山东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每年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选派高层次人才到西部经济隆起带所属县区挂职担任科技副职。经过严格的选拔考察选拔,2015年8月,邹美帅被选派到滕州市挂职。
说干就干。邹美帅来到滕州的第二天,就开始践行他心中早已拟定好的调研计划,全市21个镇街,木石工业园、经济开发区等数百家企业一一出现在邹美帅的备忘录中。每到一处,邹美帅既要站在政府的高度用战略眼光谋划长远,又要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度思考。去年夏天的一次调研,让邹美帅记忆犹新:“那天,我去南沙河镇调研,一天跑了8个企业,等到调研结束,浑身像散了架,连端杯水的力气都没有了。”
通过实地调研和积极对接,邹美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滕州市化工企业签订了洽谈合作备忘录,将在滕州设立北京建工研究院滕州分院,投资1亿元在滕州发展材料产业,与辰龙集团实现上下游产业链对接,一期工程将建设聚羧酸系减水剂和聚氨脂硬泡保温材料两大类产品的现代化生产线,今年将投产,实现互利共赢。
立足资源挖潜力
发挥优势引项目
对于邹美帅来说,“走过场”和“镀镀金”的想法从未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过,“既然来了,就要有所作为,要给滕州带来真真正正的服务。”
作为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第一批师资博士后,邹美帅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预研基金、火炸药行业青年基金、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究基金等多个项目,与航天、兵器等多个研究所合作,负责或参与了多个横向合作项目,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如何在地方发挥自己的优势?邹美帅说:“这么多年的学习,我接触到了很多高层次的技术和人才,通过实地考察,这恰恰是滕州产业所稀缺的资源”。“滕州需要什么?”、“提供资源方需要滕州什么?”、“双方的结合点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始终浮现在邹美帅的脑海中。
为了实现创建北京理工大学鲁南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构想,邹美帅一遍一遍地跑到母校,找领导,找同事,找专家,有时一待就是几天,一等就是几个小时,让他曾经的领导和同事“不胜其烦”,同事们打趣地评价:“邹美帅现在为了滕州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骚扰’我们,魔怔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邹美帅的不懈努力下,先后吸引北京建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0余个团队带着项目来滕洽谈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个,引入北京理工大学等产学研机构2个,有力地推动了滕州产业档次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
解放思想探新路
牵线搭桥促合作
在邹美帅的心里,滕州未来的发展是他思考最多的事情。“滕州有着非常好的经济基础,但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如何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邹美帅一语道破发展瓶颈,“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要让这座城市具有创新思维。”他接着说,所谓城市的创新思维,驱动力是根本,包括产业思维、行业思维、管理思维等,能让地方政府与产学研充分融合起来,才能焕发出这座城市新的活力。归根结底,滕州就是要继续坚持“引资、引智、引人才,创新、创业、创未来”的发展思路,围绕国家战略,深化产业改革,提升产业品牌,加强创新驱动,坚定发展之路。
邹美帅说,宣传滕州、推介滕州,是他的份内职责和重要任务。挂职以来,他结合滕州产业需求,不惜动用个人关系,千方百计向更多的单位和个人推介滕州。在邹美帅的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两句话:“没有邹美帅,谁了解滕州?”“邹美帅啥好项目都想拉到滕州去!”
他通过多方面努力,搭建起了滕州与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沟通的桥梁。牵线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为滕州全市中小学校配备了价值500万元的图书等教育物资;全力推进北大附属学校、全国优秀教师培训中心落地滕州高铁新区,目前与北大青鸟文教集团已达成合作意向,正在探讨合作模式。同时,联系派出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和滕州一中建立优秀生源基地,联系北大青鸟与滕州合作共同建设滕州一中高铁新校。他的不懈努力,为滕州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弥补了滕州与全国知名高校深层次合作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