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7日,市中区税郭镇三屯村,村民李修强打开自来水龙头,看着汩汩流出清澈的自来水高兴地对记者说“原来用村里的地下水,水浑碱大,现在用税郭水厂的水,水清碱少,做饭也香了。”这是我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带来的可喜变化。截至目前,我市共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082处,工程受益村庄3137个,受益人口271.33万人,集中供水率达96.11%;累计完成投资3.82亿元,解决了70.89万农村居民和11.44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近年来,我市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连续5年列入政府百件惠民实事,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准市场运营”的工作思路,加大投资力度。各区(市)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城市管网延伸、联村供水、单村供水、引用山泉水等多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滕州市城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已惠及60余万农村居民;新建了市中区税郭水厂和台儿庄区秦庄水厂两处日供水5000吨的规模化集中供水水厂,已使5.26万农村居民受益;峄城区通过多水源联网基本形成“一镇一网”的供水模式;山亭区因地制宜建设了引山泉供水工程。
今年,我市将投资5808万元,解决项目区11.78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推进“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进程。(记者 姜爱民 通讯员 刘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