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战友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访抗战老兵、罗荣桓元帅曾经的“小房东”尚炳新

本报记者 宋旭

在山亭区徐庄镇葫芦套村的一处普通民房,住着90岁高龄的老人尚炳新。1925年出生的他,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参军,曾任华东野战军22军194团2营6连副指导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老人又参加了淮海战役,碾庄战役等多场战斗,屡立战功。1954年,尚炳新转业回到家乡,在滕县手工业联社工作,退休后在家务农至今。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他获得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战胜利纪念章。

老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贫农家庭,从他记事起,贫穷和饥饿就一直伴随着他。1937年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后,原本贫困的生活也被日军彻底剥夺,战乱、饥饿和死亡笼罩着整个鲁南大地。

为了打退日军的围攻和扫荡,1939年3月初,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师部和第686团挺进山东,并于1940年建立鲁南革命根据地。115师到达葫芦套村时,罗荣桓曾在尚炳新的家中住过半个多月。当时15岁的尚炳新觉得罗荣桓很特别,应该是个“大人物”,因为他走到哪里,身边都围着一群人。家里进进出出很多人,罗荣桓经常在自家的院子里给他们开会。有时候人多,院子里坐不下,就到外面的松树林去开会。在尚炳新眼里,罗荣桓平易近人,对大家都很关心,孩子们也喜欢围着他,听他讲打鬼子的故事。对日本鬼子深恶痛绝的尚炳新找到罗荣桓,想参军跟着他打鬼子,罗荣桓笑了笑,告诉他:“你年龄还小,再等等吧,等长大了再参军也不迟,以后有的是机会。”虽然参军被拒,但尚炳新却利用自己年龄小,敌人对他警惕性低的优势,为八路军送信。

1943年,年满18岁的尚炳新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尚炳新离开妻子和仅三个月大的女儿,毅然投身抗日。抗日战争期间,他大大小小参加了几十场战斗,多次负伤。尚炳新印象最深的是他和战友在邹县和日军的一次战斗。当时他在爆破排,负责拔掉鬼子据点,确保后面部队顺利冲锋。而先头部队负责强攻鬼子据点,掩护他们推进爆破。一阵密集机枪扫射过后,冲锋在前的战友几乎全部牺牲。尚炳新又心痛又着急,他不顾自己生死,和其他战友强行向前推进,最终顺利攻下鬼子据点。“那场战斗打得很激烈,我们消灭鬼子将近200人,但是我们自己也付出了惨痛代价。和我一起参加爆破任务的战友几乎全部牺牲,我自己也被炸成重伤,浑身鲜血,勉强捡回了一条命。”说到这里,老人流下了眼泪。负伤的尚炳新在家中休养了一段时间,伤好后,他继续奔赴战场……

“感谢党和国家还没有忘记我们!如今我们也过上了好日子,这些都是我的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得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才能对得起他们。”老人激动地说。七十年风风雨雨,岁月在老人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但是他那份保家卫国,爱党爱国的心却从未改变过。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