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10月8日 星期

“祖国强大了,我骄傲我自豪!”
——访“9·3”阅兵式上受邀观礼的抗战老兵郑玉合

本报记者 宋旭 通讯员 徐艳秋 李峰

9月17日,在市中区孟庄镇大郭庄村一处普通的民房,记者见到了前不久从北京参加完阅兵回来的郑玉合老人。老人身体硬朗,面色红润,说起阅兵的场景,老人仍然激动。

老人告诉记者,他是9月1日上午从我市出发,由他孙子陪同一起去北京的。刚到北京,就有部队的军人专程来接他,为他安排好住宿,并为他进行了体检,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9月3日阅兵时老人是坐在天安门城楼西侧的第七排进行观礼的。当看到老兵方阵到来的时候,老人站直身体,用微微颤抖的手向曾经的战友敬礼致敬。看到一排排飒爽英姿的年轻战士手握钢枪从自己面前昂首挺胸自信走过,看着一辆辆武器先进的军车驶过,想想70年前为了不做亡国奴,多少和他一样的热血青年为了祖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老人激动得眼含泪水:“如今祖国强大了,别人再也不敢欺负我们了,我们扬眉吐气了,我骄傲我自豪!”

老人1930年出生,兄弟姐妹共六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那一年,郑玉合才七岁。随着日军的不断侵略,枣庄也陷于敌人的铁蹄之下。郑玉合老人的小妹妹在一次大火中被活活烧死。老人的大哥郑玉海和叔兄弟郑玉华毅然加入八路军,积极进行抗日。受家人的影响和对鬼子的憎恨,郑玉合从小也想着为抗日做些什么。

那时候日本鬼子封锁得很严,在各个路口都有日本人把守,并在铁西设有日军大本营。当时,矿里有个叫“小东门”的地方,可以买到一些小商品。大哥参加革命,八路军需要钢笔、信纸等一些物品,他便负责为八路军买。郑玉合挎一个篮子,把钢笔放在篮子最底下,然后上面放上油条、麻花等食物,沿途一路叫卖。经过日本兵哨卡时,日本鬼子就来拿他的东西吃,吃完也不给钱,还要打他。老人看鬼子当时正在擦枪栓,地上放了好几个,他便偷偷拿了一个,心想没有了枪栓,枪就不能用了,能破坏一个是一个。因为年龄小,日本兵对他也不在意,他便顺利地把钢笔带了出来,交给大哥。

发现枪栓丢了的日本兵在汉奸翻译的带领下找到了郑玉合,说他是“小八路”,还把他母亲抓起来一顿毒打,说不交出枪栓就杀了他。郑玉合反应迅速,说自己是小孩子,怎么可能从日本人手里去抢枪,明明是他们吃东西不给钱,拿这个来抵账的,这才逃过了一劫。郑玉和心想,家里是呆不下去了,必须出去寻找队伍参军打鬼子。1943年,郑玉合正式参军,在鲁南军区特务团当通讯员。老人参军之后,跟随部队参加大大小小战斗数十场,不怕牺牲,冲锋在前,跟随部队先后顺利攻下齐村日军据点,攻打日军铁西大本营和矿里公司。有一次,郑玉合和战友在徐庄西边的一个山头秘密开会,讨论从各个地区抽调担架员负责运送伤员的问题,突然头顶上方来了三架日军敌机,对着他们就是一阵机枪扫射,还扔下一颗炮弹,多名战友当场牺牲,郑玉合也被炮弹炸伤,至今胸前、肚皮还有伤疤。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内战又全面爆发。老人在莱芜战役中负伤入院,于1948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碾庄战役,跟随部队攻打临沂、郯城,后辗转于烟台、青岛等地区。由于在淮海战役中表现出色,获得省级嘉奖。

全国解放之后,他回到家乡,在我市公安系统工作。后因母亲身体不好,他决定回到老家照顾母亲,务农至今。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