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山亭讯 如今在山亭区的乡村,路平、院净、村靓,清新的空气、宜人的环境,取代了以往农村“垃圾成堆,蚊蝇乱飞”的脏乱景象,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充分享受着城乡环卫一体化所带来的成果。
山亭区坚持把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政府统一领导、财政投入主导、群众广泛参与,先后制定出台了《山亭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意见》、《山亭区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等,实施了以“组建一支保洁队伍、落实一笔保障经费、配备一批环卫设施、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健全一套考核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模式。截止到目前,全区共完成投资2.62亿元,购置密闭式运输车、小型勾臂车等大型机械车辆80余辆,配置垃圾箱(桶)2.8万个,配备保洁员1555人,全区10个镇街全部成立了环卫所,完成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和运营。去年12月份,在全市率先完成省级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验收。
山亭区推出了户包卫生、村包秩序、街镇包中转收集和区包终端清运的“四包”制度,对环卫队伍进行了优化调整,建立完善了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等各项具体的考核机制。在完成考核的基础上,对村级环卫工人每人每月补助100元。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居),通过集体出资、社会捐助等方式筹措资金,专项用于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
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质量,山亭区实施了村庄环境“五化”建设,彻底改善镇村容貌。对环卫一体化经济薄弱村全面实施了道路硬化,实现道路村村通,村内通。在村庄内开展绿化、美化、亮化提升工程,选择生长快、易管护的植物进行村道绿化,村内设置文化墙、宣传栏,整治立面空间环境,主要道路安装路灯照明设施,切实改善群众夜间出行环境。目前,共清理三堆五垛11600余处,安装路灯3620盏,完成立面粉刷600万平方米,硬化道路27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8万平方米。
山亭区不断探索实施新的运作方式,在冯卯镇成立全省首个乡村环卫基金,由区镇财政注入50万元,鼓励镇直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捐助,部分村试点征收卫生费等渠道支持环卫基金建设,用于为一线环卫工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劳保用品等,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记者 梁鸿雁 通讯员 宋伟 任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