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A1: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5年4月30日 星期

种下科技苗 蹚出“职业路”
——薛城区现代农业职业农民建设侧记

万照广 张生 潘南

4月24日,薛城区沙沟镇关帝庙村。麦田里碧波滚滚,一队人正蹲在田埂上,一面捻动麦穗仔细查看,一面热烈地讨论交谈。他们是该区的“职业农民”和农田的“科技保镖”。“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为了这个目标,薛城区抢抓国家农村改革实验区建设的好机遇,不断完善农业服务机制,把农民送进培训讲堂,把专家送到田间地头,培育出一批有知识、有技术的“职业农民”。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也需要现代化的农民来“掌舵”。薛城区构建出一系列学习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让普通农民通过听课和实践,“升级”成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成为活跃在田地里的科技“顶梁柱”。培训中,特别注重对农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农民经纪人的打造,让他们发挥引领作用。同时,该区还实施了“阳光工程”培训,协助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骨干农民为重点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打开新职业的大门,帮助他们自主择业、鼓励创业。目前,该区持“专业证书”的农业劳动力达到3.9万人,占比为25.65%,农户计算机拥有率也达到了51%。

最近正值小麦生长的黄金时期,遇到麦苗生了“疑难杂症”,马上给农业专家打电话,现在已经成了该区农民们常用的办法。该区采取“菜单式”科技服务平台,目标是“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只要农民朋友需要,只需一个电话,就有专家手把手教授种田知识,面对面为农民解疑答惑。通过现场教学,农民不仅在技术上得到了帮助,经营理念、思想观念也在逐渐转变。据统计,该区大专学历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占到了88.33%,7个镇街都已覆盖了农业信息服务热线。

“给农民搞现场培训,这样手把手面对面,把实际遇到的难题解决掉,把科学技术推广到基层,推广到现场,帮助农民向着现代农民转变,学会科学种田。”该区农业局植保站站长殷宪亮对笔者说。

同时,该区还建立了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3个,省级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3个,面积5.8万亩,主要位于该区陶庄镇、周营镇。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就是从小麦播种、整地开始,统一供种、统防统治、到后期一喷三防,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提高小麦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提高农民收入。示范田的耕种,既推动了该区的农业现代化,更在农民中推广了全套科学种植方法,打开了农家的科技“致富门”。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