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照广 张生 潘南
春末的薛城城区,满眼皆绿,处处有景。错落有致的生态园林景观、垂柳旖旎的沿河绿化带、植被茂密的城南森林公园、雪松耸立的林荫大道……处处生机勃发,绿意盎然,描绘出一幅树绿、花繁、景美的生态画卷。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薛城区这座浸润着铁道游击队红色风采的英雄城市更加富有灵性和活力。
园林城市创建主体在民、根基在民、血脉在民,必须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围绕这一共识,薛城区创园宣传活动遍地开花。积极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简报、手机信息、户外广告、公交站台、车身广告、道旗标语等多种形式,强化“植绿、兴绿、爱绿、护绿”的森林意识,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通过宣传,奏响了全民共建绿色梦想的交响曲。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性绿化活动,发动全社会参与园林城市建设,蟠龙河畔、临山脚下、城市绿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与广大市民一起,参与大规模绿化造林活动。截至3月16日,全区已完成造林面积1.5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42万株。完成片林面积6000余亩,其中300亩以上的片林10处,绿化提升环城林带、“两高”等道路41条,绿化主要河流水系9条,全区进村260条道路披上了绿装。
园林城市创建,资金投入是关键。薛城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区财政列支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创园工作予以奖补。将工程建设造林绿化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照“三三三一”的付款方式,分四年拨付资金,确保造林绿化效果。在镇村,“实行拍卖承包、明确树木产权农户所有、缺损由农户自行补栽”的模式,推进造林工作开展。积极探索“以资代劳、共建、捐建、认养、冠名”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各层次投资主体参与,多形式推进造林绿化,形成全社会共创园林城的大好局面。
面对全区人民迫切需要改善生态环境的殷切希望,薛城区紧扣“增绿、提质”两大任务,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功能和休闲游憩功能的作用,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城市干道为纽带,高速出入口为节点,全力推进园林建设,把薛城精心打造成一个“城在绿中、湖在城中、山环水绕、人行景中”的山水园林城市和公园化盆景生态城市,力争让群众享有更多的绿地,更洁净的水,更清新的空气。笔者在珠江路线性公园绿化现场了解到,全区总投资2800万元的15项绿地工程中,4个已经完工。蟠龙河湿地和托后湿地地形塑造已经成型,正抓紧苗木栽植。43个居民小区正在开展居住区绿化,沿河中段、南方植物园东西侧和八中南校门前800个林荫停车场已经竣工使用……不经意间,薛城城区的树木茂密了,花草绽放了,河水清澈了,景观成型了,环境优美了。
家住北部城区的胡广金每天上班都要经过新修建的城南森林公园。“以前这里建筑垃圾随处可见,人迹罕至。现在,变成了大公园,一路过来,鲜花盛开,绿树成行,真是一种享受。”据了解,这座正在建设中的森林公园,规划面积2132亩,总投资2.7亿元,以森林风光、水岸风情和田园风光等为特色。虽然一期工程初具雏形,如今,这里已是植被茂盛,绿树成荫,水面波光粼粼,成为城市的“绿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