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市委统战部获悉,近日,在济南召开的第六届山东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我市泉头集团枣庄金桥旋窑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君山等5人荣获山东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这是市委统战部近年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切实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所取得的成果。
严把入口,确保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质量。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完善综合评价体系,坚持“凡进必评”,注重结果运用,将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评优表彰与评价结果挂钩,引导代表人士自觉对照评价要求,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形成了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正确导向。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有市级人大代表47人,市级政协委员72人,市级工商联执委247人,综合评价结果全部为B级以上。
创新载体,强化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厦门大学管理培训中心、无锡市委党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举办1-2期非公经济人士经营管理培训班,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赴西柏坡、延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考察活动,教育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近年来,我市共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民企帮村”、“民企助学”、“光彩事业”等活动120余次,全市共有452名非公有制企业家参与结对帮扶,实施惠民项目87个,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和捐助实物价值近2亿元。
优化服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发展。坚持思想引导与优化服务相结合,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建立政企对话机制,市委统战部主动协调市政府办公室建立工商联与政府部门的对口联系制度,推动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制度、发改部门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话制度、政法工作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倾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心声,认真解决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问政于企、问计于企、问需于企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人才、科技、银企“三对接”活动,累计为企业招聘各类人才1000余人,达成技术对接合作项目20余项,签约授信总额3亿多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用人、融资、创新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记者 姜爱民 通讯员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