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峄城讯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诚友信,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学课在峄城区文广新局举行。近年来,这个区的“传统文化热”,像春风吹遍了古峄大地。
为深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群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峄城区开展了一系列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等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在农村、社区推广“乡村儒学”讲堂,用通俗易通、简洁朴素的语言,向村民讲授儒学知识、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峄城区孝文化促进会为依托,积极举办公民道德公益论坛,大力开展孝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
同时,在全区开展“讲国学·行美德”活动,设立国学讲堂,组织50人在各镇(街)、区直部门宣讲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该区已举办传统文化公益讲座20余场次,受益群众5000余人。该区还选派两名优秀讲师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全省尼山书院师资骨干培训班,提升国学讲堂的课程设置、讲师授课水平。
(记者 张孝平 通讯员 吴远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