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A2:要闻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

坚决去“官气” 有力聚“民气”
——峄城区专项治理“庸懒散”纪实

赵磊 孙法浩

10月13日,峄城区召开了一次与众不同的会议,会场氛围不同寻常,参会人员多的是严肃与难堪,少的是笑着打招呼的寒暄。该区主要领导出席,责任单位一把手、分管负责人、具体违纪人员乃至区级分管领导悉数参加。——这是该区“庸懒散”专项治理情况通报会,会议首次采取视频曝光的形式,对全区5起典型“庸懒散”案例进行通报。

10月30日,距上次曝光仅过半个月,该区在营商环境推进大会上“点名道姓”通报了4起违反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例,当事人受到纪律处分。看着“自己的人”被曝光,参加会议的单位一把手脸上挂不住了,会议一结束就召集人员抓整改。没有人员被曝光的单位也纷纷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精神,敲响做人做事的警钟。

11月25日,峄城区开展对具有行政审批、执收执罚和公共服务职能的100个科室“作风建设大家评”活动,该活动在新闻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证机构的全程监督下进行,评议结果当场公布。评议代表包括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干部、新闻媒体、各类企业、基层站所、个体工商业户和居民代表等共计600人。针对评议代表提出的具体问题、意见和建议,该区经济环境机关效能监察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梳理,把反映的突出问题向社会公开,调查核实,依规依纪处理。这次评议对连续两次排名在后十名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科室负责人由所在部门予以调离岗位、免职,是后备干部的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并责成所在部门向区委、区政府书面报告整改情况……

专项整治活动中,部门不分大小,人员不分多少,区直、镇街、村居等各层次均在其列,达到了纵到底、横到边、无盲区、无死角。从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到工作态度,甚至生活作风,一一纳入整治范围。

为避免“绕不开面子”、“打招呼讲人情”等“熟人关系”这一本地监察部门执纪的普遍难题,峄城区在成立专门的队伍,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创新聘请第三方监督机构,每月不通知、不定期、多方式对全区各部门及窗口单位“庸懒散”问题进行高密集明查暗访。一是“突击式”。调查小组采取随机抽取,随时抽查,不限次数,突击明查各单位工作人员上班迟到早退、外出不按规定请假、擅自脱岗、离岗等情况。二是“潜伏式”。主要针对窗口服务单位,潜伏观察时间段内窗口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和办事效率,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情况。三是“便衣式”。调查组人员以办事人员身份随机电话询访,调查检验各单位、部门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推诿扯皮等问题。

阴平镇一村书记因为与位于村驻地的一家企业有经济纠纷,在欠款归还问题上存在分歧,多次对该企业强行停电,区纪委接到举报经核实后对其进行依法依纪处理。

该区气象局一下属公司去年以来超业务范围、超标准收取服务对象服务费9287.95元。依照有关规定,区纪委责令其依法退回超标准收取的服务费, (下转A2版)

(上接A1版)其负责人给予行政效能告诫,并在全区通报。

原来一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也被“列单治疗”,有5位公职人员因“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被效能告诫,一位临时代课教师因工作时间“上网看电影”被辞退……

截至12月上旬,全区共开展监督检查12轮次, 暗访8轮次,查岗、纠岗3轮次,检查人员1000多人次,查处违规饮酒7例, 违反工作纪律22例,通报30多起,问责31人,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6人。查处涉企乱收费1起、三强五霸1起,执法不公、执法不严3起,推诿扯皮、效率低下2起,对5家单位进行预警。

“今后哪个部门的人出了问题,影响了峄城发展的大局,就毫不留情地追究谁的责任,单位一把手和区分管领导也要追究管理责任,这种做法要常态化。”峄城区委书记刘振学在会上掷地有声地说:“整治‘庸懒散’要‘准、狠、韧’,绝不手软!”

对“庸懒散”既“剥皮”又“抽筋”,在峄城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整改清单沉下去,工作作风好起来,“等着干”“混着干”“浮着干”的没有了,“不作为”“虚作为”“乱作为”的不敢了。“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要有为”正成为峄城区的“新常态”。村两委换届一结束,古邵镇就组织机关干部帮助村里明晰发展的路子;区司法局的科级干部“全员述法”、机关干部普法考试、法律展板巡展活动悉数展开;区交通运输局创建“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的热情在严冬依然不减,在新建的村级公路上忙着包路肩、整边沟、扫路面,一幅幅“畅安舒美”的村级公路新画卷呈现在石榴城的美丽乡村间……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