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峰 张斌炼
7月20日上午,笔者刚走进北庄镇洪门村葡萄种植能手王光太的葡萄种植示范园,看到他正在给农户讲解葡萄种植管理知识。这是山亭区实施“英才引领”工程,培植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一个镜头。
为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大区”,去年以来,山亭区按照“选拔、培养、使用、激励”的总体思路,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农村实用人才“英才引领”工程,培养了一批能人,带动了一方百姓,搞活了一片经营,出现了一人致富、带动一方的喜人局面。
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优选“领头雁”是关键。该区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资格审查、综合评审、公示考察、命名认定的办法,从农村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能工巧匠、科技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以及农村公益事业服务人员和文体艺术人员等群体中,择优评选出30名“乡村英才”,其中种植类“乡村英才”13人,养殖类“乡村英才”6人,加工类“乡村英才”4人,综合类“乡村英才”7人。
为进一步提高“乡村英才”的素质,该区依托区农广校、职业中专等培训机构,举办形式多样的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同时,由区涉农部门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与其建立帮扶对子,采取现场指导、热线联系等方式,加强对“乡村英才”的培养。截至目前,已先后举办各类专题讲座6场次,有效促进了“乡村英才”与高层智力的柔性嫁接。
该区还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采取建立远教播放点、组织联动部门现场辅导等形式,促进“乡村英才”学习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同时,组织有关部门从全区涉农部门抽调了12名专业技术人员,并从省、市科研院所请来了专家,直接下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讲授致富技术,现场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增强致富带富能力,搭建平台是关键。该区将“乡村英才”纳入全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名师库”,根据镇街和区直有关部门培训工作的需要,协调有关“乡村英才”到需求单位做专题辅导报告,全面普及推广农业科技新知识。在引领带动方面,采取“手把手”现场辅导、举办微型农家课堂和登门入户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向帮带户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能。目前,共举办专题辅导报告5场次,先后使400余名群众掌握了一技之长,出现了“头雁高飞群雁追”的现象。
为激发“乡村英才”的工作热情,该区严格落实动态管理,在管理期内发放政府津贴予以激励。并优先推荐参选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村“两委”干部,参评省市“乡村之星”。对示范带动作用好、党员群众认可的,在全区进行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