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枣庄新闻网首页 | 枣庄日报 枣庄晚报 新视听 新闻绿洲
 
2014年7月7日 星期

真情帮扶 一心为民
——记市旅服委选派驻北庄镇北庄村第一书记刘文义

本报记者 张运永

“俺村的第一书记,比我这一园子桃都值钱,千金不给你换。”山亭区北庄镇北庄大雁台仙桃采摘园主徐文虎这样形容驻村的第一书记刘文义。

市旅服委驻北庄村第一书记刘文义真情帮扶,一心为民。两年间,北庄村有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北庄村民也记住了这位懂旅游、懂村情、懂村民心声的第一书记。现在北庄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7000多元,还获得了市“经济百强村”的荣誉称号。

要想富先修路。2012年,刘文义刚驻村就对村里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梳理,发现游客游玩采摘进不来是基础性的关键问题。为了修路,刘文义先后几次向市旅服委汇报,争取到了9万元,接下来又与相关单位汇报协商,最后为村子争取专项资金30万元,修筑了三公里村内道路。柏油公路的修筑,彻底打通了北庄村人致富梦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村里现在到了晚上还是黑灯瞎火,乡亲们都拿手电筒照路,不方便出行,更不安全,没有路灯可不行。”刘文义翻开当时的工作日记,跟记者聊起了路灯修建前后的故事。在下决心修建路灯之后,资金和选用路灯问题又摆在了村“两委”一班人面前。刘文义和村干部们绞尽脑汁。“这段时间正是果树扣棚用钱的时候,不能再给乡亲们添负担。”于是,刘文义又筹集来了4.8万元,在村里主要地段安装了LED太阳能路灯40盏。

“北庄村的特色种植农业和休闲采摘在全市都是小有名气的,太阳能路灯与旅游的绿色环保很搭调,游客开着车路过这里去采摘园,看到太阳能路灯是不是会感慨一下:这村子挺洋气,用的是太阳能路灯。”说到这,刘文义爽朗地笑了。

路灯修好之后,刘文义又协调投资4.75万元,在主要路口、村内里巷及治安死角等部位安装了治安监控摄像头,并建立视频监控终端,一项项行动有效保护了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了平安北庄村的目标。

两年前初到北庄村,村民们对刘文义还是有距离感的,对他也不抱多大希望。刘文义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听民声,问民意,征求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建议;睡在办公室里,与村民打成一片,带着村民开展果树种植基地、休闲采摘园的建设。刘文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在他的带领下,如今的北庄村将特色林果种植基地发展成各具规模的冬桃、樱桃、葡萄、板栗、核桃采摘园,北庄村逐渐成为广大游客体验感受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的乐园,更符合北庄镇发展旅游小镇的目标。


2007-2011 © 版权所有:枣庄日报社 运营服务:枣庄新闻网
咨询/投诉:0632-3159725 QQ:1052190871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