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讯 “多亏了王爷爷的帮助,我才能顺利从大学毕业,有了现在的工作。”今年刚从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的薛城区邹坞镇庄头村的孙丽,每当谈起大学每学期得到邹坞镇离休干部王祥九3000元的资助时总是激动万分。
如今在薛城,像王祥九这样离退休后依然活跃在经济社会事业各条战线上的老干部有不少,他们在该区创建老有所为的载体引导下,继续发挥着余热,为社会奉献,为群众服务。
为充分调动离退休干部的积极性,给老干部们搭建一个学习活动平台,该区发挥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的龙头示范校作用,采取联合办学等形式,积极培养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目前,该区老年大学在册学员达4500余人,达到了“培训骨干、带动一片”的效果。部分老干部学员充分发挥原来的工作优势,编撰了《古薛文化》、《薛地名人贤士》等文史资料,他们对奚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编写了15卷300万字的《奚仲文化系列丛书》,由他们自办发行的《薛城老年教育》已创办20余年,多次被授予“全省校报(刊)编辑出版先进单位”。
为引导老干部就近开展活动、发挥作用,该区发挥好镇街、社区组织网络的主阵地作用,抓好老干部党支部、老年学校和活动场所建设。目前,全区老干部基层组织达到174个,活动场所达78处,形成了全覆盖的镇街、社区组织网络体系。特别是探索建立家庭党支部工作模式,成立了薛城区首个离退休干部家庭党支部。
立足引领老干部参与社会服务,该区成立了一批老年协会和老干部社团组织,并选出28位党性强、威信高、有能力的老同志,担任各团体组织的带头人。还以老年大学为依托,组建了夕阳红艺术团,成立腰鼓、门球等文体团体20多个,先后举办各类赛事和演出300余场次,参与者达3000余人次,有220多位老干部在全国和省、市比赛中获奖。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组建了“社区党建顾问团”、“老党员爱心服务队”等社团组织,实现了组织参与社会关爱活动的常态化。
为发挥老干部的作用,该区积极培育“五老”志愿者队伍,引导志愿者当好助推科学发展的宣传员,担当“特殊岗位”的战斗员。目前,已有260余名老干部被聘请担任青少年科技成长顾问,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有近千名老干部担任社会义务监督员,活跃在民主监督、民事调解、拆迁安置等中心工作的第一线,有120余人担任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农村、社区“第一书记”。 (万照广 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