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鸿雁
“我是你的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里,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歌词所要表达的情感,正是“泰山”(绿孔府)恢复生产的真实写照。今年4月份,融合儒家文化深厚底蕴的“泰山”(绿孔府)重新包装上市,上市半年来,以其原有的风格成为枣庄烟民热议的话题,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泰山”(绿孔府)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早在1984年,滕州卷烟厂就开始注册生产“孔府”品牌,是滕州卷烟厂历史上生产的主要产品之一,包装精美,吸味纯正,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在1984年江苏省扬州市评吸鉴定会上被誉为“小中华”美称,2001年在全国卷烟质量抽检中获得第七名的好成绩,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鲁产卷烟名优产品,并在2002年的“中国之星”包装设计大赛上荣获“金手指”奖,在省内市场占据着非常大的市场份额,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远销全国各地。
但是,随着国内烟草行业的战略调整,“孔府”品牌退出了市场,至今已有近10年。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地仍有许多消费者对“孔府”品牌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一无形的广告效应和怀旧情结是一笔巨大财富,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
2013年,随着“泰山”卷烟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在进行充分调研后,为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于2013年4月,在滕州卷烟厂正式投产“泰山”(绿孔府)卷烟。
由于已停产十年,为确保“泰山”(绿孔府)上市后能得到消费者的喜爱,滕州卷烟厂没有立刻将其投放市场,而是对产品进行了小批量试制,多次举办品吸会,邀请消费者品吸,组织质量管理处等技术部门5次深入枣庄、济宁、菏泽市场,广泛征求区县烟草公司、卷烟零售户及消费者对“泰山”(绿孔府)内在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根据消费者的意见持续对配方进行调整和改进。
为确保“泰山”(绿孔府)产品质量,滕州卷烟厂多次召开生产协调会、内在质量座谈会,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升产品质量。在生产中,选用至少醇化3年以上香气饱满、余味干净回甜的优质云南和进口巴西烟叶,保证产品烟香丰富和烟气浓度。专门购置纯净水生产线,所有生产过程用水和香糖料配制全部使用纯净水。每批次生产时质量检验和管理、工艺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跟踪,采用SPC、PQM等先进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技术严把每一道生产工序,保证每批产品均质化。对每批卷烟都要进行评吸和鉴定,外观质量控制方面采用严于国标GB5606《卷烟》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各项指标都达到优等品才能投入市场。自投产以来,“泰山”(绿孔府)在各级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均100%,塑造出良好的产品形象。
与此同时,滕州卷烟厂借助鲁南地域优势及关联文化,以“孔孟情怀”为主题开展宣传引导活动,重点突出“泰山”(绿孔府)的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含金量。“前期上柜”和“后期增量”相结合,以铺货宣传为重点,做好零售价格监控,由限户限量逐步扩户增量,始终保持市场紧缺和溢价销售。
“泰山”(绿孔府)的生产,为国家和地方增加了税收、创造财政收入,经测算,如果按照原来‘绿孔府’的年销量,“泰山”(绿孔府)每年能增加6600万元的税收,对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泰山”(绿孔府)在保留原“绿孔府”吸味的基础上,焦油含量从原来的15mg降低到了8-10mg,口味更加柔和,体现了烟草行业“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自上市以来,“泰山”(绿孔府)以其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经典品牌的亲切回归、超越竞品的吸食体验、以及超值低价的四大亮点,逐渐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今年4至10月份,“泰山”(绿孔府)表现出不俗的市场成绩,累计调拨2196.6箱,实现销售收入41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