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爱民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片片绿地沁人心脾,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依托棚户区改造,如今,薛城区城市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俨然一座大城市正在崛起。这得益于薛城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大思路、大手笔带来的大发展。8月28日,就如何纵深推进三大战役,打造“鲁南门户城市”,记者采访了薛城区委书记吴磊,他对薛城区发展的创新理念、准确定位,令人耳目一新。
关于如何加快城市建设,吴磊告诉记者,我们抢抓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机遇,自2010年起,相继实施了燕山路、火车站、新华街、天山路等棚户区改造工程,拆迁面积占整个老城的50%多,加上城南新区拆的6个村,使薛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三区合一”后,为打造13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我们提出把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城南新区做活、铁西新区做强、城北乐活新区做特的总体思路。在重点推进的“铁西新区”建设上,实施产城一体发展,科学规划,以城带产,以产促城。大力发展机械制造、生物医药、锂电配套、粮油加工、现代物流、专业市场群等产业,推动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度融合,把铁西新区打造成产城一体的现代化示范新区。
“在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的同时,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最终实现全域城镇化。”吴磊对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有独到的见解。他说,我们为7个镇街都进行了定位,推动各镇街特色发展。陶庄镇全面加强省级示范镇建设,重点发展煤炭深加工、机械制造、文化旅游业,打造薛城新的工业基地、枣庄新城后花园;邹坞镇依托薛城能源循环经济百亿产业园,重点发展煤化工、机械制造业,推动产城一体发展,争创省级示范镇;沙沟镇重点发展文化休闲、现代物流、城郊型经济,规划建设休闲小镇,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争创市级示范镇;周营镇重点发展观光农业及农业仓储物流;常庄镇、临城街道、巨山街道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高端商贸及专业市场群。并稳步推进城乡规划、产业聚集、要素配置、基础配套一体化,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实现全域城镇化。
“依托城市建设,我们提出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金融商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休闲购物中心’,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档次和品位。”吴磊告诉记者,物流新枢纽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快了鲁南铁水联运物流园建设。枣庄港顺利运营,已周转货物10万吨,聚集了临港物流产业园、粮油物流产业园等9个项目;银海药业物流配送中心建成运营,邹坞铁路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全区物流企业发展到73家。总部经济初现端倪,珠江路金融商务区已吸引企业22家,SOHO珠江、仲建商务广场等7个项目已动工。交通银行薛城支行、金融大厦等项目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商贸服务业品位提升,西姚邻里中心、燕山路鑫街建成使用,投资2.1亿元的临城大酒店正进行内外装修,投资30亿元的万洲·浙商城、投资16亿元的万洲·第一街、投资3亿元的鸿基·万尚城已全面动工,全区星级酒店及品牌名店发展到230家,限上商贸单位发展到284家。文化旅游业活力彰显,总面积4600平方米的枣庄旅游集散中心即将启用,积极推进奚公山文化旅游综合体、环城绿道驿站、张庄乡村旅游目的地等项目建设。成功举办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进一步提升了薛城的对外知名度。今年1至6月份,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全区完成服务业投资44.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0.9%,增长30.4%;实现三产增加值31亿元、增长3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亿元,增长12.9%。
吴磊说,我们还全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加快四大百亿产业园建设。薛城能源循环经济百亿产业园,启动了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20万吨煤气综合利用、16万吨炭黑、铁路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热电多联产循环经济百亿产业园,确保热电项目11月初投产,蒸压砖项目年底前试生产;鲁南高端装备研发制造百亿产业园,加快推进钢帘线、化工机械装备板块建设。机械制造突出纺织印染、制冷采暖、锻造机械、矿用机械等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确保投资1.2亿元的三和信达化工项目年内试生产,推进投资18亿元的奥瑟亚化工二期工程;玻璃产业,启动联兴玻璃迁建,新上30万吨特种玻璃生产线;锂电配套产业,引导凯乐化工与外地企业战略合作,加快锂电池电解液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国缆百亿产业园区。为培植特色企业,我们选择了30家特色成长型工业企业重点扶持,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3.5亿元、增长10.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0亿元、增长12%,民营经济单位数达到1.53万户、增长8%,实现利税9.8亿元、增长21%。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奋力拼搏,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加幸福。”吴磊对薛城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