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立雪
2013年6月,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中,来自滕州市的“崔家班”荣获民间器乐团体优秀演奏奖。
山东鼓吹乐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以邹、滕、峄为中心的鲁中南鼓吹乐是其重要流派。在秉承山东唢呐音乐特点的同时,鲁中南鼓吹乐又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的“铜杆”唢呐,在全国独树一帜,其平和柔美、含蓄细腻、如歌似诉的演奏风格,被当地艺人自称为“平派”。以滕州市羊庄镇羊南村崔怀义先生(71岁)为代表的“崔家班”,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代表班组之一,其吹奏特色和风格,影响枣庄、济宁周边地区和江苏北部地区。
据介绍,“崔家班”师承“曹家班” ,“崔家班”祖辈学艺“曹家班”时,“曹家班”就已经有四、五辈的唢呐演奏历史,且在滕州享有很高的声誉。“崔家班”的出现,使“平派”唢呐艺术在当地的历史延续到了二百多年。
“崔家班”演奏的传统曲牌众多、技术精湛、韵味浓厚,在当地享有极高声誉。在演奏其传统曲目时,能根据所处环境的需要,随时进行迎合性变化。在师承祖传技艺的同时,“崔家班”适时改编或创作自己的特色曲目,将本土风俗和生活内容纳入作品之中,在与时俱进中发展着平派”艺术。
崔家班唢呐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是以铜杆唢呐、笙、号、铜鼓为主,另以笛子和二胡、板胡作为伴奏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间文化需求的变化,现在又增加了电子琴、长号、小号、木管、葫芦丝等乐器,添置了音响设备,增强了时代感。
崔家班唢呐平时演奏的传统曲目是:《将军令》、《敬贤宾》、《清河令》、《十眼井》、《全家福》、《哭长城》、《采花歌》、《老少同音》等。改编的特色曲目是:《一枝花》、《大开门》、《天下大同》、《百鸟朝凤》、《朝阳沟》、《李二嫂改嫁》、《七品芝麻官》等。
崔怀义先生现在是枣庄民间音乐协会会长。1987年,他曾应邀到北京录制个人磁带,唱片全国发行。2009年应中国音乐学院的邀请,“崔家班”代表“平派”鼓吹乐,到中国音乐学院录音并举办了“崔家班”唢呐演奏会,得到专家的高度赞誉。
滕州羊庄“平派”鼓吹乐崔家班唢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于是土生土长,至今保留了原生态的品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风格表演上,明显的有别于河南、河北的演奏风格,朴实但不张扬,细腻但不拘泥,因而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在发展的过程中,源于民间,服务于基层百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